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沒有公信力的改革

(05-22-2012絲柏客)

昨天(21日)陳長文律師寫了一篇文章:天堂不撤守-正面意見消音 改革阻力重重」
文章大底是說:馬總統提出証所稅,是為了賦稅公平,避免不勞而獲。油電漲價是為了能源價格合理化,避免國庫一再負債。美牛進口是為了與美國簽FTA,達到貿易自由化。這都是為了「改革」,何以正面的聲音不能呈現,都是呈現負面的聲音?

從台北到北韓只一個街角

(05-22-2012范紀德)

在下一個街角,我從台北走進北韓。
曾經童稚的以為,國與國的距離,不過是地圖上跳躍的小點。
直到年歲漸長,才漸漸明白,國與國之間,不僅是地圖上未知路徑的轉移,而是包含一系列折騰人的忙碌與疲憊。然而,五月二十日,這個值得慶賀的日子前夕,無需出入境的戳章,五、六個小時的漫長航程,僅需跨過下一個街角,本該是熟悉中的重慶南書街,卻不禁愕然,瞠目瞪著眼前陌生的北韓。
層層疊疊的蛇籠拒馬,肅殺之氣的警備森嚴,彷彿那尖銳的利刃,不留情面的割裂開來,一個台北,兩個世界。曾經天真的以為,那些殺氣騰騰的蛇籠拒馬,警察手中的警棍盾牌,應該都是捍衛著我們溫暖的依靠。

依被告自白判死刑

05-22-2012 山豬

關於蔡崇隆《島國殺人記事二》的一點想法…
617日的《蘋果日報人間異語》專訪了「盧正案」的家屬,也就是盧正的姊姊盧菁、盧萍盧正因涉嫌擄人勒贖案,十年前遭判決死刑定讞,隨即遭到槍斃執行。
他的兩個姐姐自從盧正被台南市警局第五分局逮捕後,即持續不斷的奔走、陳情、抗議,終於在盧正死亡後,監察院通過調查報告,該報告強力譴責該分局及警政署,違反諸多刑事訴訟法上保障被告之規定,因此提出糾正。

星雲法師的封建思維

(05-22-2012一三)

「有一工你會大漢 你會讀冊濟濟 你會瞭解 佇這個社會 需要有人敢說真心話 阿爸因為按呢 才不得已 離開你和心愛的土地…」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不容核電害死全民

05-21-2012劉黎兒

核二1號機停機時出現超出承受規制0.29G的加倍震動,發現7支錨定螺栓斷裂,台電匆匆,又不理會專家測出至少還有36支有問題或立委指出各項問題等,核電原本沒安全可言,現在這些核電幫又明知是超級危險,卻強行要在近期內重起恢復運轉,把民意及台灣人身家安危完全置之度外,強迫全民集體自殺。

台灣司法再度犯罪

(05-21-2012芬香)

上午十點半進入高院,找到位置坐下後,等待,許多關心的朋友湧入專一庭,看似坐不下了,大家很有默契地擠一擠,又騰出空間來,再三個!再兩個!連法警都忍不住笑出來,因為大家是這麼可愛啊!
我的左邊是徐爸爸徐媽媽,右邊坐著一位皮膚黝黑的大男生(後來又在捷運站裡巧遇,才知道他叫做潘承佑,又是一個台灣之光喔!四月份退伍後他就隻身從高雄到台北就是為了支援士林王家,而後他也支援永春彭家八里張家,政府真的是讓人民很忙耶!)

越來越像一個公民

(05-21-2012靜芳)

剛剛看了一下很妙的雅虎新聞,其中一段:馬英九明確表示,20年來,兩岸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此定位歷經三位總統,從未改變,這是最理性務實的定位,也是中華民國長遠發展、保障台灣安全的憑藉。
那據我大學一年級讀「中華民國憲法」時,似乎沒有讀到這一條,這麼如是重要的條文,於是上了「總統府網站」去查了一下「中華民國憲法」,只有增修條文第十一條如是說: 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

對民主太漫不經心

(05-21-2012一逸)

想起519晚會的一個畫面:主持人之一的阿楷,在節目開始前,默默地在舞台下發著晚會活動的節目表,輪到主持時,他說:「台灣若不獨立,我們註定做奴隸。台灣要獨立,需要有集體的意志,尤其大家無感時,我們不去決定,就會被決定。」想著他和酥餅每週五晚上的café philo時間,就是在做默默耕耘的工作,台灣有很多角落裡,很多人不是為了掌聲、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一顆愛母親台灣的心,在艱困中踽踽獨行。

每個人都要學會自主

(05-21-2012 一心)

梁乃崇教授說法的影片,講到陪審團在民主發展的重要性,很有收穫。
他說:陪審團就是一般的公民。在一個民主社會裡,判斷是非善惡,是每個人都應該培養的能力與責任。當審判權完全交給法官時,人民也就放棄了「判斷是非善惡的主權」。
把判斷是非善惡的權力交出去給法官,自己作不了主了。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整天戴耳機聽音樂的他

(05-20-2012 一心)

回家的路上,閱讀著《被出賣的台灣》,看到作者柯喬治對三月屠殺的詳細見證,心底忍不住吶喊,為什麼我們沒有一部描繪整個事件經過的史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