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台灣製」車工驚豔

(10-29-2011姵谷)

昨夜從台北趕回整理貨物,當拆開一包貨物(長褲)時,我與先生眼觸當下的心情只能用「驚豔」來形容,這件貨物是第一次在未曾配合過的廠家批的,以行情來說批價不貴,算是低價貨品,但它(長褲)的車工整齊、漂亮,心想應該是台灣製造的,再翻開內裡詳細端看,一點線削都沒有,乾乾淨淨的看起來好舒服,果然在洗標上發現「台灣製」三個字。
記得每次批貨回家整理時很辛苦也很浪費時間,因為除了要標價(定價格)還要剪標「中國製」,每件衣服都有未剪完整的線頭,一大堆的線削怎麼剪都剪不完,有的車工更是歪七扭八、毛病一大堆,還要拿到家庭裁縫店修改,所以免不了總會抱怨:「這哪像賣衣服的老闆娘,簡直像成衣廠的女工!」

中國觀光客 「入境入心?」

 (10-29-2011 洪聖斐編譯)

中國觀光客來臺人數增加,是馬英九引以為傲的政績。隨著雙方往來日益密切,中國意識是否隨之「入島、入戶、入心」?許多國際媒體觀察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包含最近路透社記者在高雄採訪的結果。
《路透社本週的報導劈頭引述一位蔡姓商人的說法:「我當然是純粹的臺灣人而不是中國人,我們不是中國的一省,臺灣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有民主,中國能給我們什麼?中國觀光客來這裡或許可以學點東西回去。」
臺灣在數十年的獨裁與高壓統治結束後日益民主化,不但讓臺灣人對於和平的民主轉型感到驕傲,與中國保持距離並自覺與中國不同的感覺也日益強烈。統治中國的共產黨政權面對政治自由化的呼聲不為所動,在許多臺灣人看來,就算不讓人害怕,也讓人緊張。
臺灣媒體對於政治大肆批評的程度對中國政府嚴加管控的媒體而言是不可思議的,臺灣媒體對於中國異議人士和各地動亂的報導,也不可能通得過北京當局那種審查把關。
這些公開的辯論強化臺灣人不想被中國吞掉的意願,公眾普遍認為臺灣與中國非常不同,並且值得珍惜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