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轉大人」當第一等公民

(05-06-2012一恩)

師的開示一開始以「轉大人」為主軸,談「轉大人」就是要當世間第一等公民!每個人的心中都要有典範,學習典範的價值觀與格局,這就是中心線!認真學習典範,才是謙虛!
我們不用羨慕別的國家,我們需要的是典範,國家的典範、宗教的典範、政治的典範、個人的典範…。有了典範,才能找到制高點,學習典範的價值觀;找到典範並不會妨礙做最真的自己,那是種「學」長補短,不只學習省電、要知道如何開發電能、研究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公共行政、公共資源,接觸平等的精神。
芬蘭每個孩子獲取公共資源的機會是平等的,那是政策的關係,與國情不同無關;繳多少稅做多少事,等政府與人民有高度信任,公權力有了公信力,人民自然樂於繳稅。所繳的稅,不能增進社區幸福,人民自然不樂於繳稅。樂不樂於繳稅,與國情不同無關,與政府公信力絕對成正比。

拿回公民權才是「轉大人」

(05-06-2012 一逸)

今天聆聽師開示,終於明白真正的「轉大人」是要做世間的第一等公民,心中要有典範。
「轉大人」先要有一個讓人嚮往的「大人」——懂什麼是公民權的大人,先要有一個讓人嚮往的人權大國(不是GDP大國)。「大人」代表成熟、很有常識、很知道如何發展自己的最好、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從典範去學習,建立價值觀。人權大國代表以人權立國,公權力只為保障人權而存在。人權就是平等攝受國家資源,不分城鄉與出身貧富。
國營與民營只是政策,不是必然性,有些政策只對特定的人有好處,對全國人並不好,成了全民買單。例如:芬蘭的教育政策是每個學生受教育的資源是平等的,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重要,不是培養菁英。而奈及利亞中國有很多菁英,但是對國家並沒有好處。台灣則刻意製造城鄉分別、明星學校、製造階級對立的社會,這樣的政策妨礙了孩子的平等正常發展。所以台灣已經有「二等國民」的現象,城鄉差距大就是殖民地的教育。
台灣的「護士荒」議題,護士和實習護士不同,政府卻帶頭違法,台灣人對「同工不同酬」、對「不用考到証照就可以做與護士同樣的工作」無感,讓人看出台灣在法治上是很落後的地方,媒體上沒有多少人在關心與抗議這個議題!在國外如果沒有執照就不能當護士,這與國情無關,而是政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