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2011一如)
觀看野草莓記錄片,才知道他們所說的《廣場》(自由廣場),就是中正紀念堂。野草莓,帶刺,表示不能隨便讓人亂吃。
江偉華導演說,他本來不是對公眾事務熱衷的人,到《自由廣場》拍照野草莓運動,吸引我的是這群人流動的能量,看著他們面臨可不可以跨越黃色的封鎖線、討論是否會被貼標籤、如何用錢、是否還要持續下去…?覺得要進行這樣的活動不簡單,就主動幫忙拍記錄片。
張鐵志,關心社會運動,一開始他建議野草莓運動要去行政院抗議,才會有效果。他參與前面二十天活動,後來離開,這個運動被高度低估,是失敗的運動,造成參與的學生有運動傷害(ps.抗爭了這麼久,政府不在乎,沒得到支持,還被抹黑俱政治色彩… ),不敢回來看此記錄片。
他覺野草莓運動很棒!學生們面對群眾情緒失控,吵架,會勸架,耐心面對群眾,這是有史以來最漫長的學生運動,只是社會幼稚化,給與貼標籤。
學生們的困境是,藍綠問題與民眾的自主性。為何陳雲林來台灣,政府如此緊張?這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