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2011一三)
〔記者曾韋禎、王寓中、鄭琪芳/台北報導〕為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民進黨執政時期要求地政機關將國民黨產附註標記,以防國民黨脫產,讓接手的善意第三人徒增麻煩。國民黨重新執政後,財政部四月三日行文內政部,要求撤銷所有相關註記。內政部並在十三日函轉縣市政 府轉知地政機關,將代碼註記刪除。
2009-4-18《自由時報》
國民黨隨著內戰的挫敗,政權倉皇遷台之際,不得不將大部份的資本、技術與機器等滯留大陸。1949年以後,除營利事業「山東齊魯公司」重新在臺登記恢復營運外,只有中央社、中央日報、中影公司、中廣公司和正中書局等文化事業在臺繼續經營,且總資產額僅剩約74萬美元。
其後,國民黨透過黨國體制接收日產、佔用民間財產,以及利用威權統治取得壟斷、專賣權,甚至還有地方政府的捐贈等,建立前所未見的龐大事業體與資產。1995年3月,當時的副主席郝柏村於中常會提出的黨營事業資料顯示,國民黨總資產約值200億美元以上。從總資產由75萬美元暴增為200億美元,投資事業由6家成長為216家,黨營事業在戒嚴時期的發展,果然是創造了傲人的『經濟奇蹟』。
拋開國庫通黨庫之弊端不談,即便每一毛錢黨產都是合法合理所賺,但兼有行政權的執政黨,無論如何也無法監督自己政黨的所屬事業,因此政商之間的弊端難免,政治腐敗與政黨化也必然隨之而來。
今日台灣社會,「黨產」二字幾乎已是惡臭腐屍,人見人嫌。唯一的例外,就是國民黨內的大老官員;他們久入鮑魚之肆,不僅不聞其臭,甚至還緊抱著不放,舐吮親炙,外人看得噁心倒胃,這些政治異類卻渾然不覺,讓人側目。
為什麼國民黨對黨產捨不得放手呢?除選舉時需用錢動員選民,也是因為黨營事業較不透明,其交易過程非常容易上下其手,中飽私囊。即使國民黨已然在野,都捨不得放掉「鄰居家偷來的金雞母」。
台灣有一句俚語:「選舉沒師父、用錢開就有」,就是在諷刺國民黨。過去,賄選盛行,查賄不力,很多候選人根本就是靠著買票當選,幾乎沒有所謂的選賢與能。去年查賄第一名的高雄地檢署檢察長邢泰釗日前調任金門高分檢,基層檢察官砲轟政治黑手介入,說邢泰釗是因為在五都選舉時大力查賄,得罪地方人士才遭撤換。當年「馬部長」因嚴厲查賄黯然離職,沒想到在「馬總統」任內又讓歷史重演。
今日,國民黨以大手筆補助該黨候選人,並且進行大規模的組織與文宣,加上掌握國家機器,台灣的民主有如風中殘燭。
早年因害怕中共以中國繼承者名義,強行接收中華民國的海外資產,所以當時有不少的財產轉入私人帳戶,以規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接收。但是,中共接收的鋒頭過後,卻不見有人歸還這些財產。
劉泰英是李登輝找來「整理」黨產的大掌櫃。在此之前,國民黨的黨產早已經是七零八落,有絕大部分被宵小之輩五鬼搬運,幾乎要被私吞殆盡了。精明能幹的劉泰英很快搶救回來,再奉命成立「黨產管理委員會」統籌管理。真正惡劣的人,是那些在李登輝之後變賣黨產,換得現金花用,使國家將來再也無從追討的惡棍。
馬總統說:「只要當總統一天,絕不容許貪污舞弊」。過去這幾年,馬先生到底是不是如其所標榜的絕不容許貪污舞弊,其他的不追究,只要問他一點就夠了:國民黨的黨產到底去哪裡了?
「處理黨產」將黨產信託給自己人,只是在掩飾賣黨產「變現」私用,用來欺騙社會大眾的口號而已。先前馬英九做了一次,現在金溥聰又要再做一次,這是將天下人都當傻瓜來看待,也不會有一塊錢歸還給國家,而這就是「妄」、就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