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2011何清漣)
「7・23甬溫鐵路特大交通事故」發生之後,國際媒體不約而同地再次指出中國的高鐵技術是中方用從他國引進的技術拼裝而成,將關注焦點放在日本廠商一直關注並提出抗議的安全問題上。
《日本經濟新聞》7月26日 社論明確指出:「中國高鐵車輛是根據從日本、德國、加拿大引進的技術製造的。各種技術混雜,缺乏安全運行所必需的先進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是中國獨自研發的技術,而這次事故看來正顯示了這種系統在運行中令人惴慄不安。」
這裏有必要剖析中國在技術引進上的「巧取主義」為何成為慣例且北京不以為意。
劉志軍出任中國鐵道部長之時,正逢中國地面長距離軌道交通亟需更新換代。當時高鐵的國際市場飽和,世界高鐵技術四大巨頭都盯緊中國這個新興大市場。這個市場有多大?據估算,到2020年中國高鐵總規模將達到1.8萬公里,佔世界高鐵里程一半以上, 平均每公里投資額超過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