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中國學生在美國的爆炸性成長

 (11-10-2011一律節譯)

這篇文章是《紐約時報》和《高等教育紀事報》的共同研究報告。《高等教育紀事報》是大學教授、行政人員、以及其他對學術感興趣的人,每天新聞,意見,和評論的來源。 Tom Bartlett 是《高等教育紀事報》意見和研究專欄的資深作家。Karin Fischer 是國際教育的資深記者。

試想美國大學有意在中國設立小閘門,讓學生的數量穩定流入,他們將受到一股洪流的衝擊,而這已成為事實。俄亥俄州州立大學今年就收到將近2,900名中國大學學生申請函;座落在麻省西部的曼荷蓮女子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的大一新生竟有可能全是中國學生;今年秋季,在北京的一場國外大學招生展中,就湧進了三萬人潮.....

主辦這場招生展的公司最後發現:百分之九十的申請人所提出的推薦函是假的,百分之七十的論文是請他人代筆的,百分之五十的高中文憑是偽造的,百分之十的學術獎狀和獲獎事蹟是子虛烏有的。這項報告預測:當越來越多的學生湧入美國時,這種「造假的申請風潮」將日趨嚴重…

吃定臺灣人的軍頭

(11-10-2011一三)
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今天舉行會員大會,總統應邀出席致詞,出席大會的退役上將紛紛表達挺馬的立場,郝柏村等退役將領發表「唯一支持馬英九」
郝柏村說:「當軍人不只是『職業』或『事業』,也是『志業』,而這『志業』就是捍衛中華民國憲法和三民主義,支持總統連任,才符合當軍人捍衛中華民國的志業。」
許歷農表示:「今天我們沒有戰場可以再供我們馳騁,我們今天的戰場就是選戰。今天選戰的情勢,是代表中華民國的馬英九總統,和想顛覆、消滅中華民國的蔡英文主席的纏鬥...
明明知道馬芬(Muffin)已經酸了,還要逞強下肚;明明知道軍隊國家化是民主常態,卻還要顛倒是非、逾越常軌。吃壞肚子事小,但興風作浪、破壞體制,甚至不服輸、引發軍事政變,則會嚴重傷害2300萬同胞的情感,更讓國家陷於萬劫不復的動亂。

艾未未被缺席.台灣人不能缺席

 (11-10-2011邱銘哲)
艾未未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藝術家,被英國《藝術觀察》雜誌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藝術人,歐美多所知名大學授予艾未未博士、教授、院士等榮譽學銜,「國際天文學會」還把一顆小行星命名為艾未未星。艾未未更是中國當局眼中的滋事份子,理由是,用艾未未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當你試圖了解祖國,你已走上犯罪的道路」。
今年1029日到明年129日,艾未未的作品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展覽主題是「缺席」。因為艾未未在這場展覽中 缺席了。今年43日,艾未未準備搭機赴台籌辦這場展覽,卻在上飛機前,在北京被邊檢警察帶走,之後,官方指控他涉及經濟犯罪。
80天後,艾未未終於獲得交保,條件是一年內不能離開北京、不能上網、不能接受採訪。111日,艾未未收到北京稅務局的罰款單,金額高達1500萬人民幣,限期15天納畢,於是有了網路上「成為艾未未債主」行動。
對於艾未未的缺席,台灣政府責無旁貸,理應盡一切努力協助艾未未出境工作。然而,馬政府不但沒有作為,期待親自來台參展的艾未未,也始終沒有收到邀展單位北美館發出的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