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聆聽臺灣地政菩薩說話

 (11-05-2011一虹)
對台灣政治深切的期望
一早趕去政大參加「建國百年全國土地論壇7小時的課,是自發性的學習(自己報名),從淡水出門抵政大,搭捷運轉公車共花費1小時25分鐘。由會場的座位對角處看到1位大學同學,聽說她高升為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畢業30多年除了做研究和地政在職官員外,LKK不會想參加這種學術研討,我是異類,自從被師打開了天窗,想不飛出去看廣闊的天空也難。沒找同學互動,是因緣使然,遙遙望著她感覺她的身心就夠了(我也感覺她在看我關心我),學法不怕失去彼此。(如徐世榮廖本全二位好友的關係,相遇都在遊行抗議活動,都不是在校園裡
1堂專題演講由地政泰斗林英彥教授主講「台灣土地政策之省思與批判」,讀過他的書卻不知道他個性的率真,開宗明義就說建國百年是要我們自我反省,重重批判的,他很會用機智問答(幽默地說現在流行民意調查),第一問,他主張很多年直至民國95年才推行的「小地主,大佃農」是否違憲?投票結果1:0,有人支持他,如用法的角度要讓「世間少苦離苦」,林教授的作法可得「天意」支持吧?!第二問,什麼是「地盡其利」?要蓋滿房子才叫「地盡其利」嗎?第三問,嘉義市課「空地稅」有必要嗎農地應否課「荒地税」?(一般土地資源無必要一時間用完,但農地不生產會造成糧荒,故他主張課稅)第四問,政府壓低地價能降低房價嗎?(因果要弄清楚,是房價炒高,地價才會貴今打壓地價只會助長搶購土地

學生與市民社會的藩籬

(11-05-2011一逸)
200811月初,一個年輕的紀錄片導演江偉華,因為關心「野草莓運動」的學子,拿著攝影機,冷靜地拍下了兩個多月的影像,拍下了運動的始末轉折,如實呈現了學生們架構裡的歧異和矛盾,他說:「《廣場》(The Right Thing)的意義不只是事件、時間與空間的紀錄與呈現,更有行動、精神與理念的層面上,具有落實而犀利的探討、辯證、質疑和自省。」
看著110分鐘的紀錄片,鏡頭裡出現:師生在行政院前被警察一一抬走後、到「自由廣場」開始靜坐。靜坐活動正碰上期中考,學生也有靠著微弱燈光在現場溫書,早上到校考試。在部分靜坐的活動現場,不時也會有學者、老師或從事社會運動的相關人士演講。127和其他社團合辦「1207野給你看」遊行、傍晚到凱達格蘭大道上演「人權出殯」行動劇,之後舉辦「感恩晚會」12月11,政府驅離自由廣場大約 50名的學生,同時帶走一百多位圖博流亡人士,其後學生們重新於自由廣場集結,直到20091月才正式結束。

哪叱的正義化身

 (11-05-2011一湛)
相傳媽祖(960 --987年),俗名林默,祖籍中國福建省莆田湄洲島,為一傳奇性的宗教人物,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包括廣東、福建、浙江等地,臺灣、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各國沿海華裔人民普遍信仰的海神。
從中國明朝永樂年間開始,隨鄭和下西洋,媽祖信仰從中國走向世界,先到琉球、日本,再到東南亞各國,例如橫濱媽祖廟、澳門媽閣廟、馬來西亞吉隆坡天后宮、菲律賓隆天宮。隨著華人遠渡重洋到歐洲和美洲,這些地方也開始有了媽祖廟。
媽祖的影響力由湄州島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華人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雖然媽祖信仰的起源地是大陸,當此信仰傳到台灣以後,已經改頭換面成為整個台灣島香火最盛的神祇之一,「『媽祖』在中國福建南方原是『出海媽祖』,只是漁民的守護神,但在台灣的媽祖已成『過海媽祖』,台灣媽祖可以說已紮根於這塊土地,成了一部獨立於中國媽祖之外的本土神明」
媽祖之主要神跡是救濟海上遇難之生民。據傳,媽祖有隨從千里眼、順風耳,能解救於千里之外。媽祖常穿朱衣,乘雲巡遊於島嶼間,以救災厄。當海風驟起,船舶遇難,只要口誦媽祖聖號,媽祖就會到場營救。模式幾與觀世音菩薩如出一轍,李岳勳老師認為中國宋元以降,觀音已被道教化,變成身穿道袍的媽祖守望海上,只透過「千里眼、順風耳」象徵「觀世音」。

反對為玉山拉票

 (11-05-2011陳志東)

不是我不愛台灣,我只是害怕萬一玉山真的變成「世界新七大奇景」後,會變得像本屆金鐘獎得主一樣被嗆「憑什麼哥」。
    新聞如火如荼播放著由瑞士富商發起的「世界新七大奇景」票選活動,朋友要我也去幫玉山投一票,我說:「我還要再想想。」他說:「想什麼想?我們要愛台灣,要把台灣推上國際,這有什麼好想的?」
    是的,我們要愛台灣。只是當我看著那28個決賽名單,再看到喜瑪拉雅山(珠穆朗瑪峰)、黃石國家公園、戈壁沙漠與撒哈拉沙漠等景點紛紛中箭落馬,不只決賽擠不進去,有些甚至首輪投票就遭淘汰,我這一票實在投不下去。
    ■網路票選活動 似點滑鼠賽
    因為被聯合國排除在外、因為對岸打壓,這些年來台灣對於贏得國際重視與知名度的方式變得很宅,宅到不是走上國際去爭取,而是窩在家中按滑鼠,用手指把台灣推向國際。
    這無可厚非。只是身為旅遊記者,面對「世界新七大奇景」,很直覺就會想到「世界」這兩個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