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無愧於自由」?

 (09-02-2011一心)

吳叡人的文章「好國好民-殉道者鄭南榕與台灣民族主義倫理的重建」,讀到伏爾泰的:「我不贊成你的意見,但是我誓死捍衛你的言論自由。」原來,鄭南榕不只是為了追求一個獨立的台灣而死,他是為追求一個自由的、民主的、進步的獨立台灣而死。
鄭南榕所展現的自信與氣度,所代表的民主運動的格局,可以在他獄中日記寫下的一句話來總結:「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小國小民」是事實的陳述,「好國好民」是價值的追求。
什麼樣的價值呢?透過充分討論而凝聚共識的公民社會素養,尊重差異、活潑多元的自由主義精神!
盧梭對他的祖國日內瓦共和國說:「我們不僅是自由的,而且是無愧於自由的。」要如何才能「無愧於自由」?這是每一個台灣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商業」與「生意」的差異

(09-02-11一心)



讀《企業人格診斷書》中文版發行序文──訪談《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創辦人、《全球綠人台灣之友會》理事長文魯彬,摘要如下:

「商業」與「生意」的差異,這個道理連小學生都知道,但我們的官員和偉大的經營之神卻無法學到,何況要應用在他們的事業上。「商業」與「生意」可以展現很大不同的做法和行為;商業是一種消費模式,很少有互動、沒有什麼反饋機制,就像現在我們臺灣與美國大部分的「填鴨式」教育文化。但是做「生意」是可以充滿互動的,可以做到共生,有對等的付出與回饋,能夠讓我們永續生存下去,並且產生「生」命的「意」義。

一個恆常的噩夢

  (09-01-2011一書)
圖為2011623日,艾未未獲得假釋後在北京向媒體記者揮手。
622日獲得假釋後的兩個月,性格豪放不羈的艾未未,對當局的百般限制,越來越無法忍受,終於打破沉默,公開批評中國的司法制度不能相信,「北京就是一場噩夢」。這是兩個月前取保候審以來,艾未未首次在美國主流媒體《新聞週刊》發表文章譴責北京政權。
今年54歲的艾未未,因參與北京奧運場館《鳥巢》的設計,以及他引起爭議的藝術作品而聞名於海內外。他對當局的犀利批評,引發在今年44日搭機前往香港時被當局以莫須有的罪名關押,此後81天杳無音訊。
「《鳥巢》我從不想起它,奧運後老百姓不會談它,因為北京奧運沒有給人們帶來喜樂。」
The Bird’s Nest - I never think about it. After the Olympics, the common folks don’t talk about it because the Olympics did not bring joy to the people.

臺獨才是國民黨的敵人?

 (09-02-2011一寂)

慕可舜(Ko-Suen "Bill" Moo),
被控於2005年試圖賣F-16戰鬥機引擎给中共。
2011830日,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蔡煌瑯質疑「他(慕可舜)既然被美國證實為被中國吸收的共諜,為什麼當美國AIT通知台灣,當美國國安人員把他押解回台灣的時候,我們的國安單位沒有任何的動作,沒有限制他行動,沒有羈押他調查,甚至還讓他繼續在台灣活動,遊走兩岸,這樣的共諜如入無人之境。」
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趙麗雲的回覆是「我們是極權國家嗎?還是我們是美國的殖民地?如果是在那個國家服了刑回到國內,他(慕可舜)就要被單獨關起來嗎?列管他嗎?他在國內沒有任何刑案耶!」
國民黨軍系立委帥化民:「陳肇敏我也認識,這個人在這方面我覺得膽子很小,你不要笑喔,我們軍方包含我們這將領,通常都不敢跟軍火商去接觸。」
國安局第三處處長黃榮條「我們從民國九十年到今年,一共偵破共諜案,一共有29件,所以從這個具體事蹟來看,就是國安單位在兩岸政策開放的過程中間,我們並沒有怠忽職守。」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核廢料的魔鬼終結者

 (09-01-11一心)

PeoPo 公民新聞 by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http://media.peopo.org/fullscreen_v2.html?v=494d1111

(為什麼最毒的東西要放在最乾淨的地方)


2011/04/30【護台東‧反核廢】大遊行,創下台東遊行史上三個第一次:
第一次 台東在地、民間發起、無黨無派,走上街頭遊行
第一次 千人以上,團結守護台東
第一次 達悟、排灣、魯凱、卑南、阿美、布農、客家、閩南、外省,
多族群聯盟,北中南東,老中青三代,全國同步,一起上街。
拒絕50億的誘惑、反對將達仁鄉指定為核廢潛在場址 ——遊行訴求四大訴求:
1.
發起「自己的垃圾自己清」運動:
   (1)
各縣市按用電比例、(2)用電獲利的資本家,來貯存自己所產生的核廢料。
2.
蘭嶼核廢桶儘速運回台電,並主動對蘭嶼人進行健康追蹤檢查與醫療補償。
3.
核一、核二、核三核電廠除役,高放射性核廢料就地貯放。
4.
要非核家園,綠能台東。政府負起發展再生能源的責任。


早上出門教課時,遇到鄰居PhilipTammy(唐敏),他們說,隔天要出發去台東的南田部落,台電核廢料掩埋場的預定地。

Tammy是一位滿懷熱忱用心研究台灣自然環境的人物,也是社會及環保團體的積極支持者。她1986年首度來到台灣,從多國語言媒體服務機構的創辦,到近年來,對台灣的樸門教育及社區營造工作的投入,她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自然、人文、歷史背景的熟悉度以及實際行動力,總是教我汗顏。她曾擔任過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的國際諮詢人員,環保署法規事務的國際諮詢人員,也是台灣原住民族產業經濟發展協會理事,與台北部落大學密切合作。

她說:「去看看,我們能做什麼。」長期以來,台電不斷以「回饋金」和「工作機會」當誘餌,其實,也反映出了部落地區在產業發展上的困境。所以,除了加緊宣導核廢料的危害,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地透過產業活化,來營造社區生活,凝聚內部力量。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就像是在寫一首詩

(08-31-2011一逸)
許世楷夫婦//中央社
今天讀完許世楷的口述歷史,過去他寫了《台灣憲法草案》,他說:「這篇憲法草案的前言,是我深入瞭解台灣歷史之後才寫出來的,所以有人認為內容比較偏重文學,有點羅曼蒂克,其實有很多國家憲法的前言就是如此,表達我們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是我們立國的精神…
對我而言,撰寫這一篇草案就像是在寫一首詩,我投入了很多的感情!鄭南榕葉菊蘭讀了都很感動,因為他們都屬於少數族群:一個是外省,一個是客家。一個原住民的學生說:『台灣故鄉的朋友看見憲法草案一開頭就提到原住民的地位問題,非常感動….』後來我回到台灣,經由教會牧師的介紹,特別去花蓮玉山神學院待了半年,透過實際的接觸,深入瞭解原住民。」
「後來鄭南榕因為把這篇憲法草案刊登在《自由時代》雜誌,引起自焚事件。事件第二天《自立晚報》全文照登,結果國民黨不敢處理,表示台獨在言論層次上的禁忌已經被打破了。在鄭南榕自焚之前我幾乎每天打電話給他…」

軍火商慕可舜兩岸趴趴走

  (08-31-2011一書)

美國《亞洲華爾街日報》830刊登一篇「台灣正輸掉間諜戰(Taiwan Is Losing the Spying Game)文章。作者寇謐將(J. Michael Cole) 6年前從加拿大搬家到台北,英國軍事週刊詹氏防衛Jane's Defence駐台特派員英文《台北時報》Taipei Times專欄主筆,曾任加拿大情報官。
據《亞洲華爾街日報》這篇報導,美國政府和軍火商認為,台灣社會無論大小部門均被中國情報單位滲透,對台灣的任何軍售都有讓美國軍事科技外洩給北京的風險。除非馬英九總統清理國軍門戶,否則美國不會賣先進武器給「幾乎各領域都遭到中共滲透」的台灣。
寇謐將629的英文《台北時報》就曾寫過「節節敗退的新情報戰」,批評政府上任後淡化中共與解放軍對台灣的威脅,增加兩岸交流,包括開放陸客自由行和擴大民間交流時罔顧國安需要,讓軍情單位的敵我觀念開始混淆。
寇謐將在《亞洲華爾街日報》說,美國政府和軍火商的憂慮並非始於今日,任何注意台灣近年來發展的人都知道台灣軍方遭滲透的情況有多嚴重,尤其是高階軍官。他批評退役將領到對岸和解放軍高層進行高爾夫球敘並把酒言歡,酒酣耳熱之際成為對岸刺探情報的管道。不光是軍售,其他台美合作如衛星圖像或雷達內容等情資,也都有流失之虞。若兩岸真建立所謂「軍事互信機制」,情況會更惡化。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艾未未的「暴力之城」

(08-30-2011一三)
共修會後,與友人小聊了一下。友人說她前幾天在國軍英雄館看見一位老榮民伯伯站在門口,她對長期受「黨國」教育的老榮民想些什麼一無所知,很希望透過我這位「老榮民」略知一二。

說實在的,退伍之前,就一直很擔心自己變成所謂的「老榮民」,很擔心後半輩子所思、所說、所做,甚至穿著,都跟我的父親或我所認識的老榮民一樣…

老榮民就是老兵,或說外省老兵。事實上,外省人中除了老兵、眷村子弟、帶有鄉音的小學老師,還有一群社經地位較高的移民 --「高階外省人」。

大部分的老榮民,因為在部隊「服從」慣了,所以對公共事務都不感興趣,話不多、表達能力也不好,很難清楚完整地表達自身的感受,也幾乎沒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偶爾,幾位老榮民聚在一起,話匣子一打開,每個人又都變成了軍事家與政論家,但仔細一聽,發現全都是黨營媒體每日催眠的基調。

這群人,是國民黨眼中的鐵票部隊。流亡是他們生命的主體,忠黨愛國則是他們永遠解釋不清的標籤。結了婚的老榮民住在眷村裡,沒有結婚的榮民伯伯多選擇住進榮民之家或安養院。然而,榮「家」並不是「家」,正如同眷村的竹籬笆圍牆,這群人就這樣被迫與社會疏離,甚至自我孤立了。

「畢生奉獻國家,在社會上沒錢、沒地位的弱勢族群,在政客的操弄下,成了大家口中的『老芋仔』,甚至被惡意藐稱為『外省豬』、『中國豬』,就連他們賴以維生的微薄津貼,都還受到質疑與攻擊!榮民對國家的犧牲奉獻,對台灣的關心與付出,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老榮民是這麼形容自己在台灣的遭遇,這其實是黨營媒體長期以來的心戰喊話。反正,老榮民是相信了,子女們也都相信了這一套說詞。同仇敵愾中,每個人都感受到「票投國民黨,否則,什麼都沒有了」的危機意識。在「黨即國家」的薰陶下,大家都忘了苦難的源頭,也無意分辨什麼是獨裁本質,什麼是民主政治。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恪遵器捐移植規範

(08-29-2011王任賢)
台大醫院執行器官移植時,由於沒有查看篩檢報告,造成五名接受器官的病患有受愛滋感染之虞。這一事件堪稱台灣醫界重大的醫療里程碑,其重要性將與台北榮總瘧疾事件、及北城給錯藥事件同列為醫療改革的重大契機。其引起的後續醫療革新動作勢必又大又猛。
這個事件雖然發生在台大醫院,但不能把錯全怪到台大醫院,因為這是台灣人的毛病,只要是台灣的醫院,這個案子擺在任何一家都會發生的,只是形式可能有所不同。其實台北榮總瘧疾事件、北城給錯藥事件、及台大愛滋器捐事件,三者的根源都是一樣的。
台灣醫療人員的毛病在哪呢?在於自認為自己很優很聰明,不太願意委身執行標準作業流程,這三件事情的本質都是如此。其實我們國家的器捐移植規範是很完善的,只要照著走肯定沒事,要不然移植過這麼多的案例早就該出事了,所以法規面完全沒問題。
有人試圖把它歸罪於調不到愛滋病的資料,所以才會出事。這更是荒唐,愛滋病有案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此人是剛好有案,沒案猝死器捐的機會更高。

獅子與斑鬣狗的九二共識

 (08-29-2011一三)

大草原上,斑鬣狗與獅子之間的關係複雜,且都是頂級掠食者,牠們獵食同樣的動物,彼此也會互相鬥爭及偷走對方的獵物。

然而,斑鬣狗與獅子之間的鬥爭,很多時候都是為了領土而非食物。大部分動物只會同種的動物爭奪領土,但斑鬣狗與獅子的領土之爭,則是少見的例外。雄性獅子對斑鬣狗有極高的攻擊性,尤其是落單的斑鬣狗,甚至有雄獅殺死了斑鬣狗而沒有吃牠們。相反,斑鬣狗亦是幼獅的主要掠食者。當攻擊成年的獅子時,斑鬣狗會追擊雌性,但一般會避開攻擊雄性。

就在動物年曆九二年,敵視已久的獅子與斑鬣狗,雙方為了利益交換,決定坐下來展開談判。

「我是萬獸之王,在我眼中,大草原只有一個,凡是獅子走過的地方,都是我獅子的領土。」

此次談判主題雖非領土爭議,但獅大王一開始還是來個下馬威,蠻橫且自信滿滿地訂出開會的最高指導原則。為了不讓談判變成僵局,斑鬣狗的策略是創造模糊,希望藉此增加自己在大草原上的行動自由,對獅大王對領土的定義也絲毫不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