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們昨天忙著段考的時候,台灣發生什麼事情嗎?」
「我知道,士林王家被拆。」
「電視新聞都有播。」……
順著學生的回應,把準備好的幾則新聞影片,依序在螢幕上播放。
《「文林苑」拒遷戶 怪手1319開始拆除》【3.28壹電視新聞】
記者:「市府說他們有幫你們找住的地方,你們會去嗎?」
記者:「從要拆到現在(拆除),都沒有人關心你們今後的…」
記者:「……王家從早上被強制驅離時,身上沒有多少錢,對於未來仍然是感到相當徬徨的。」
播完後,問著學生,「你覺得這則新聞播報得很清楚了嗎?」
再提示一句,「這則新聞裡有幾個主角?新聞的播報重點放在那一方?」
「王 太太。」
「如果是『完整』報導,記者很需要採訪誰?」
「台北市政府。」
感覺學生的思路很清楚,再追著,「如果你是記者,你要問台北市政府什麼問題?」
學生彷彿想講,卻又囁嚅著說不出口,因為學生不知如何將內心疑雲化為清楚具體的問題,因為學校教育裡根本沒有這樣的教導、學習與訓練。
再幫學生釐清本則新聞的採訪重點,「台北市政府有無安置王家?」、「從要拆到拆除(這段期間),台北市政府與王家如何互動?」,這就是台北市政府需要面對與回答的問題。
再一則,《強拆釘戶爆衝突 捍文林苑王家 百學生捆練阻》【3.28中天新聞】
「火爆的抗議場面,你看,這群人用鐵鍊把自己練在一起,到底在抗議什麼?」
「……百人用鐵鍊聲援,就是不想房子被拆掉,這整個案件就是士林的文林苑
女警用柔性的方式來搬離他們,不過,學生還是拒絕離開。……」
請學生注意新聞裡標題文字跟旁白用詞,記者是如何描述新聞裡的「警察」跟「學生」?
學生看了兩遍後,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記者在報導「警察」時,「柔性」出現好幾次,還有「輕聲細語,溫柔叮嚀學生小心」,學生呢?「情緒激動」。
「如果你不了解整件事情的過程,光是聽記者報導,你對警察跟學生的印象會是什麼?」
「你覺得情緒激動就表示『不理性』嗎?你覺得講髒話就等於『壞』、溫柔就等於『好』嗎?」
經過兩則新聞的引導,才真正進入正題──近日的大新聞「文林苑」、士林王家與《都更條例》。
「《都市更新條例》裡規定只要有百分之八十的住戶同意,就可以進行都市更新;至於,不同意都更的屋主,《台北市政府都更條例》中明訂,政府必須限期內強制徵收(轉賣給建商),並可強制拆除(由建商申請,市政府執行)。」
「王家祖厝在地135年,從清朝時就住在士林,他們不同意都更,但是,他們的土地已經被建商賣掉了。」
「考考你們,憲法保障人民的那些權利?」
剛考完段考,學生印象深刻,「生存、工作、財產權。」
「法律的位階,有那三個層級?」
「憲法、法律、命令。」
「《台北市政府都更條例》有沒有保障都更範圍內不同意都更屋主的財產權?」這句話很長,沒辦法一口氣講完,要分成幾個段落,不過,學生都聽得懂,一個個在搖頭。
「怎麼辦?」
「《都更條例》違憲,由司法院大法官以合議方式解釋憲法。」
忍不住讚美學生,「你們太強了。」
「剛教」,心直口快的婷婷回著,班上青春期的男生馬上笑成一團,有點色咪咪的,「剛教就是剛教,笑屁ㄡ!課本142頁啦!」個性強悍的婷婷,不會服輸的。
聽著班上此起彼落的笑聲,可以確定的是──學生已經有民主法治的初步觀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