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嘉義的四隻梅花鹿

(08-30-2012郁曼)
818日是嘉義人文人權之旅的第二日。
潘木枝醫生「向生醫院」的舊址
可能因為青平台都是辦年輕人的活動,而現在的年輕人都晚睡晚起,所以這行程的起床及早餐時間都不會很早,所以像我這樣的「老人」,平常習慣的時間一到就醒了,就還能做一點禮佛瑜珈,又是難能可貴的幸福!
嘉義名產
之前上網查了不少關於此行要參觀的人文人權景點的資料,但如果沒有親身來、透過當地文化人士的導覽介紹,還是無法了解及感受這麼多,比如,今才知道「嘉義出產醫生」,甚至還有一條「醫生街」,也因而,「嘉義的醫療資源一直是全台灣僅次於台北的!(導覽的先生這麼說)。我們於是也踏上這條臨近市場的街(公明路),站在當年「向生醫院」的亭仔腳,向65年前為了嘉義市民,遭受指甲刺插鐵針的酷刑,但始終拒絕供出任何參與起義者姓名,同時也是蕭萬長先生幼時救命恩人的二二八受難者潘木枝醫師致上最深的敬意。

民主聖地
嘉義是二二八事件死傷相當慘重的地方,可能因此,嘉義有全國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第一座「二二八紀念公園(市立)、還有唯一的「國家級」二二八紀念公園,是三個不同地方,到底哪個是哪個?網上看再多資料也還是搞不清楚,但實地走一趟,就很明瞭了:
1)  二二八紀念碑:在彌陀路,是全國最早、且「唯一在1980年代就建造」的二二八紀念碑。這座碑不大,事實上原設計是有四層樓高的,但因彌陀路預定位置的地基過窄,只好縮為目前大小。此碑由詹三原設計,張瑞峰完圖,嘉義西門教會從事營造的張克平執事負責興建,西門教會的會友盧佳榮擔任板模工。在當年,建這個碑可以說是「突破禁忌」過程也相當坎坷,施工中的建物一再遭人惡意破壞,監造小組不得不派人到工地24小時站崗,相關人士也都遭到國民黨的恐嚇及警方的監聽,1981詹三原參加嘉義中正公園替蔣公銅像披麻帶孝的活動,以「妨害公務罪」被判刑一年半。
註:詹三原先生的大儿子是詹子藝(毛毛牙),常常發表許多好文的部落客
四隻梅花鹿同時低頭飲水,象徵四大族群
共生共榮
2)  二二八紀念公園(市立):位於大雅路,面積約0.7公頃,這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紀念公園:有公園、紀念碑、紀念館及相關展覽、還有可容納2,500人的戶外集會場。公園裏的每個景物都是團隊精心的設計,也都蘊涵著對台灣未來深深的期許和祝福,比如有個造景是「四隻梅花鹿低著頭和諧的在一起喝水」,原來這是「象徵四大族群在安全、和諧的氣氛下共生共榮」。但為什麼是「梅花鹿」呢?原來台灣曾經是「梅花鹿王國」,四百年前的諸羅社(嘉義舊名)是一個充滿鹿群、山光水色的世外桃源。
3)  二二八國家紀念公園:佔地6.1公頃、歷經7年的規畫、斥資9.5億元興建,座落於劉厝里, 2011年底正式開園。當年的228事件中,軍警血洗「劉厝庄」,民眾犧牲非常慘烈,劉厝也成為當年台灣最恐怖的地區之一,因而被選定興建國家紀念公園
然而,較之上一個(市立的)二二八紀念公園,這一個雖說是「國家級」、設計團隊是經過「國際競圖」遴選出來,卻顯得命運乖舛許多:營建署完工後,將經營權交由嘉義市政府負責,但中央卻不願編列預算,沒錯,就是因為「改朝換代」。結果,感覺就像是一個原本出身名門世家的孩子,突然遭逢劇變,家道中落,而變得「孤苦無依」。來到這兒的感覺就是「視野異常良好」,也可以說,相當的「空曠」,或者「荒蕪」。
如果「改朝換代」就不能夠「接續前人的作為」,那必定是這個國家的人民所理解的歷史、所服膺的生命價值,相當不一樣吧…..
嘉義舊監
導覽先生說,嘉義「稅務出張所」的保留爭取,遺憾沒能成功,但很可能因為文化人士在這捍衛過程中所累積的經驗,促成了嘉義舊監(今「獄政博物館」)的保存。
這座將近一百年前蓋的日式監獄,是所謂「賓夕凡尼亞式」(放射狀建築的監獄),網路資料上說它的設計是如何的「人性化」,但看著那些刑具,那樣限縮的活動空間,我還是無法把它跟「人性化」連結。也不禁思索:監獄的功能是什麼?是要蓋更大好容納更多人、把「不聽話」的都關進去,這樣社會就祥和了嗎?
想到芬蘭「沒有後段班,只有引導班」、「啟動每個孩子那顆學習因子,讓學習能力不同者,都能獲得不同的關注」、「No one left behind沒有一個人落後」的教育理念:「我們未來的挑戰之一,還是專注在如何減少中輟生的比例,因為5~15%的比重,對芬蘭這種小國來說,實在太高了!我們承擔不起這樣的人力資源耗損,我們的社會不能容許這樣的學習不平衡。(陳之華著:《沒有資優班》有沒有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的官員/專家/學者也會有這樣的理念共識,願意努力讓我們國家各個不同資質的孩子,都同樣能夠感受到學習和成長的喜悅?
無敵鐵金剛
專為年輕人辦的行程,自然有不少步行,走著走著,看到一個佔地很廣、感覺就是巨大笨重很違環保的數座相似的建築體,好奇的問那是什麼,這才知那就是打掉了「稅務出張所」後蓋的「嘉義市政府」,導覽先生說他們都稱它無敵鐵金剛XDD,不僅此,它還被網友票選榮膺「第二屆台灣憂質建築厚里豆獎」(「厚里豆」即台語「乎你倒」之意^^)。
獲此「殊榮」,當時的嘉義市長還出來緩頰:「只要大家賦予它多一點感情、多一點美麗的故事,相信這棟建築就會變漂亮」呵!但我相信,真正能夠讓建築物漂亮的,是像「厚里豆獎」這樣的人民的幽默和創意:只要一個國家能夠提供自由民主的空氣,人民能夠自在表達內心,那麼,所設計的建築,也自然會有氣質。
洪雅書局
洪雅書房的房主,余國信先生的在地解說與嚮導
既是「人文之旅」,來到嘉義,當然不能錯過「洪雅書房」,這個「南台灣最活躍的社運書店」。「洪雅」是古早時「群居在嘉義市諸羅山社的平埔族部落」的名字。「洪雅書房」是所謂的「獨立書店」,可想而知,有別於一般的書店,這兒賣的書,不受經銷商或排行榜所左右,瀏覽一遍各個架上擺的書,就能了解導覽先生講的:「余國信只賣他想賣的書!」所以,不要期待在這兒買書會像其它書店一樣「照定價打x折」,當然,來這兒也不用擔心不消費或老闆趕人,這兒所提供的,是精神、是思想、是文化。事實上,當初成立這個書店,本來重點就不在於賣書,而是在於「議題的串聯與人的結合」,所以「洪雅書房」自1999年成立至今,已辦了近六百場的免費講座。「當初開辦免費講座是為了搶救『稅務出張所』,後來越辦越覺得有意思,因為很多觀念、做法,透過這個非主流平台,進入民間與政府官員的眼耳,已經開始發酵」,余國信在一個訪談中說。
而現在除了書,架上還多了幾包「自然農法」的米,那是余國信自己種的。到訪的此時,不見老闆,這幾天我們住玉山旅社也少見到他,與他熟識的導覽先生說:「大概在田裏。」
有此「超級行動力」、凡事「身體力行」的老闆,莫怪乎,這裏被稱為「濁水溪以南最『潮』的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