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校園戒嚴63年

(04-06-2012 一湛)

 
第一次聽到「四六事件」還以為對方把「六四」說成「四六」了(再一次證明我們關心中國遠甚於台灣)。台灣曾發生過這麼大的事,影響這麼深遠,竟然鮮有人知。
1949320日,有兩位學生(台大和師範學院各一)只因共乘一輛腳踏車,遭員警攔下毆打拘押,引發上千名學生聲援,包圍警局請願,警方在群眾壓力下被迫道歉。
329日,台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決定鎮壓學生運動,下令緝拿「主謀份子」。(很諷刺是吧!慶祝黃花崗的革命是用鎮壓學生的合理請願方式,國民黨跟滿清比,誰比較殘忍?鼓勵青年要有正義感、要勇敢站出來,不是國民黨先烈的革命精神嗎?怎麼忘這麼快!)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台商鴻海再度蒙羞國際

 (04-05-2012一書)
美國公平勞動協會(Fair Labor AssociationFLA)日前公佈針對富士康電子公司(Foxconn Electronics)廠房設施及工作情況的調查結果。此次的調查暴露出部份富士康廠房已「嚴重地違反FLA的《工作環境規範》(Workplace Code of Conduct)」與中國勞動法,而富士康公司已承諾將在未來的18個月內解決這些問題。

全球城市評比台北市退步六名

 (04-05-2012一書)

《彭博社》(Bloomberg)管理顧問公司科爾尼(A.T. Kearney),日前針對全球66個城市的商務活動、人力資源、資訊流通、文化交流和政治參與5大項進行評比,紐約因充足教育資源、活躍商業活動以及持續的能源發展,讓該城市連續4年保持第一名,倫敦緊隨在後。

打壓新聞自由的媒體人

(04-05-2012鐘聖雄)



拜壹電視、《蘋果日報》大篇幅報導所賜,都更成了其他媒體「不跟會被罵」的題目。轉眼間,大媒體記者魂全燃燒起來了
商業媒體好不容易願意報導都更,本是值得慶幸的事。但許多在記者會現場幾乎聽不懂都更議題的記者,仗著自己有大媒體撐腰,在採訪現場排擠長期追蹤都更議題的獨立媒體採訪權,實在非常要不得。
日前「都更受害者聯盟」針對士林王家案召開記者會,蜂擁的媒體陣仗超乎預期,逼得他們更改會場,才能容下所有記者。記者會結束後,一名電視台記者說,建管處315要召開記者會。於是,除電視台外,包含《立報》、《苦勞網》、《新頭殼》、《PEOPO》、幾名連日追蹤王家案的公民記者,還有我,就一起前往建管處。

昏君、暴君的「朕即正義」

(04-05-2012胡文輝)

強拆民家,叫做「依法行政」;油電狂漲,叫做「漲價合理」;強迫人民吃有毒瘦肉精,叫做必須解禁。滿口依法、合理、必須,不管民間疾苦,無視民怨沸騰,說拆就拆、說漲就漲、放毒進口,一意孤行,馬英九總統、郝龍斌市長,不再連任了,就可以這樣踐踏、惡整人民嗎?
執政的權勢者不受制約,就會自我膨脹,甚至膨脹到「朕即正義」的地步,古今獨裁專制的「昏君」,常以為朕(皇帝自稱)就是正義,無限擴大權力的黑暗醜惡面,濫權誤國殃民!

懂得確保自己公民權的先人

(04-05-2012 Tottoro)

美國公共電視臺有一個《尋根》(Finding Your Roots)的節目,是由亨利路易斯蓋茨Henry Louis Gates, Jr.)博士所主持;蓋茨是哈佛大學的教授,也是非洲和非裔美國人研究所的所長。這一系列紀錄片的概念是「探查美國文化的DNA」;而受邀的來賓以美國社會中的名人為主,有政治家和民權人士、有媒體工作者和教育家、也有影視界的明星等等。藉著公開記錄的搜尋、家族史、以及DNA(基因)的檢測,蓋茨和他的研究團隊棄而不捨的追查每一條可能的線索,並在節目中以「生命之書」(Book of Life)呈現這些人物的家族歷史。
在眾多的來賓中,美國國會議員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的「生命之書」是格外的動人並充滿驚奇的發現。生於1940年的約翰路易斯經常被稱為是美國歷史上「民權運動有史以來最勇敢的人之一」。年紀輕輕的時候,他就已經成為公認的領導者之一。1963年,他和馬丁路德金恩博士以及其他四位領袖被稱為是「民權運動的六大領袖」。同年的828日,在《前進華盛頓》的大遊行當中,23歲的路易斯是這個歷史性遊行中最年輕的主講人。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深恐失去「家天下」的寡佔利益

(04-04-2012一三)
太太跟長輩談油價上漲,也談到台北市政府長年補貼大眾運輸的因應政策。期間,太太多次使用「公家出錢」四字,感覺這種說法像是上對下的恩賜,似乎顛倒了人民與公權力的關係,遂於事後建議她下次以「政府用人民的納稅錢」取代「公家出錢」。太太對我凡事以人權出發不以為然,情急之下,言語自然粗糙,只清楚聽到她最後憤怒的吶喊:「難道外省人都該死,少數族群就應該被欺負嗎」?

附中校歌的黨國幽靈


(04-04-2012 johnnyjiang)

每年4月師大附中校慶,幾乎每位附中校友總會不經意地思念那段一生中最重要的求知成長歲月,也會多留意相關新聞報導,尤其是90年代以來,附中開啟畢業典禮綜藝化之先,校長搞笑變裝,學生大玩創意,原本嚴肅無聊的典禮成為媒體焦點,各校也群起效尤。
不過,當初附中帶動畢業典禮Kuso的風潮,頗有打破保守傳統之功,但今年逢65週年校慶,校長內褲外穿跑馬拉松,已淪落為譁眾取寵、賣弄低級趣味,實不足為取。據聞四月14日還要舉辦「萬人唱校歌」活動,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更是昧於事實,可以休矣!
「附中附中,我們的搖籃,漫天烽火,創建在台灣。」不可否認地,附中人以愛唱這首暱稱為「搖籃曲」的校歌聞名,然而此一現象有其歷史背景。

如何量化人民的幸福

(04-04-2012李連傑)


聯合國這幾天的一個集會,使得國際間以GNH取代GDP的行動邁了大步。
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是「國民幸福總量」,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國內生產總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以GNH取代GDP,是把人民的幸福置於國家收入之上。
聯合國這個名為「幸福和福祉:界定一個新的經濟模式」的會議,討論了包括如何量化人民的幸福,客觀取得GNH的數值。潘基文說,GDP長期以來都被用作經濟及政治家(功績)的指標,在取得所謂進步的同時,人們悄悄失去的東西卻未被計算在內。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美國漸進著手台灣的戰後處理

(04-03-2012連根藤)

 
114日的台灣總統選舉,會贏的蔡英文卻以80萬票的大差輸了。民意調查是55分的平手,如果是總統的單打選舉,台灣人選台灣人,蔡的勝選可確定。但因國民黨以壓倒性優勢的立委選舉加入雙打選舉,有很多票流入馬票,造成他的勝利。
蔡氏還有其他敗因。她說「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很好,卻在投票一個月前說出與此矛盾的民進黨決議文「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種違反「台灣地位未定」和片面改變台灣地位之言。馬氏在辯論中捉到她的錯誤,以「正論」攻擊她說「蔡英文說中華民是流亡政府,卻參選其總統,如果當選,不是成為流亡政府的總統嗎?」,蔡並未對此提出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