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勇敢無懼來自終極信仰

(01-05-2012 韻雅)
看了艾未未50分鐘的影片「公平」,非常完整地介紹這位藝術家以藝術創作為公民行動的動機和方法,艾未未的勇敢無懼精神來自他終極的信仰--普世價值、自由創造與表達。
他的藝術作品運用日常生活的元素,非常人性,知名的近期展覽是一百億顆葵花子,在江西景德鎮以傳統陶瓷製作方式,由當地1600藝匠花了二年半的時間完成。我個人很喜歡這個作品,認為是極成功的藝術行動,當地人因為工廠機械化而數萬人失業,艾未未的行動再次聚集了在地人的文化認同和驕傲。當作品鋪放於展場,像是一片砂礫海灘,大人小孩悠閒地坐臥其上,就像我們茶餘飯後啃瓜子的放鬆心情。
深入認識艾未未,才能了解那破壞行動中有著細膩的心、深層的愛,他說:「徹底摧毀一個東西的前提是透徹的了解,這樣才能使毀滅行為變得優雅,新事物和傳統才能在新機體下和睦共存,這才產生了張力和能量。」這段話用於台灣的狀態,也是發人省思的。
下午是聲音班其中一班最後一堂課,心中思索著結束時要鼓勵大家投票給蔡英文,可是和學員們只有有限的熟悉,課程結束時找不到可以切入的點。晚上回家寫了一封信給大家,顧不得是否有人會反彈,選舉僅剩一週,能多呼喚一個人都值得,那是為了大局,我失去一個學生只是小事。
昨日將Three Pieces的中文書寫發信給聲動的名單,經過上次PRI的採訪回應,這次心裡有準備,因為其中提到國民黨政府對台灣文化的壓制,包括禁止說台語,很多台灣人是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果然今天收到一封回信:
Mia文化認同的定律是次文化向高文化認同一些不被認同的次文化只會静静的消失而不是誰打壓誰。」
回覆如下:
只要不以武力、公權力,強勢的扭曲資源,厚此薄彼,「高文化」和「次文化」之間的交溶取捨,自然是好事。

為宣揚普世價值站出來

(01-05-2012一三)

 臉書上,幫自己的大頭照掛上了小英Taiwan Next】的Logo
很多人不願意表露自己的政治傾向,特別是經歷過白色恐怖的台灣人,他們的心中還住著一個小警總。也有人害怕對立,害怕與親朋好友反目成仇。
然而
如果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為何我不敢表態?
如果「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為何佛教行者不敢自稱佛陀?
為宣揚普世價值站出來,就是直下承擔,就是堅持個人的主體性!
當人們發現身邊有越多的人敢於主張某種意見時,原本觀望的心態就會受到影響,人們會因此跟著勇敢,跟著大聲說出自已的主張與期望。
鄭南榕站出來了,艾未未站出來了,威權體制也開始動搖了。人民才是主人,切勿顛倒啊!

天地間最淳厚的情

(01-05-2012一寂)


昨天在課堂上,跟學生談到近日台北市潑冷水趕遊民一事,有學生的反應是「那些遊民都不去工作,都很懶」,從他們講話的語氣來判讀,有些學生並不覺得用冷水潑遊民有什麼不對。
覺得說這些話的學生,並沒有惡意,只是他們不太了解現今台灣社會所發生的現象與問題,如果又少有機會接觸這方面的資訊,自然很容易誤解。   
今天,準備了「誰是遊民」、「以為潑冷水、就看不到窮人」兩支影片給學生看;就在學生看影片的時候,特別注意昨天幾位發言同學的臉上表情,看著他們很認真的看,神情有些些的嚴肅,甚至連全班都有些些的凝重。
感受著班級的氣氛,問著「聽首歌,好嗎?」,點選五月天的一首「我心尚未崩壞的地方」。

作為主體的台灣

(01-05-2012一書)
去年10月底,法國學者高格孚出版《中華「鄰」國》一書,英文書名是Zhonghua linguo: Neighor of China – Taiwan’s Liminality,從海峽兩岸的歷史、認同政治以及地緣政治三個面向,重新詮釋台灣歷史際遇和身分變遷。他不同意在與中國交往過程中被 「邊陲化」或「邊緣化」的說法,書中提出「台灣閾境性Liminality」:台灣有自己決定未來的「主體」。
當今台灣不再只是一個地緣政治的主體,更是一個有公民社會力量的新民主體制,絕非17世紀末滅於清的台灣東寧王朝所能比擬。儘管今天的執政黨很想讓臺灣回到戒嚴時代,再度讓臺灣成為中國的一省,並已在監察權、立法權、司法權、行政人事權,取得以黨領國的專政氣勢,但民間的公民意識已然醒轉,再多的媒體收買,只會加速臺灣公民社會的茁壯。
不可否認,臺灣的未充滿很多不確定的「混沌性」liminality與變數,但更不能否認臺灣有2300萬人的生存權與幸福權,任何政府都不能剝奪臺灣住民的個人主權。
政府公職只是公僕,人民才是主人,請記住。
完整的高格孚影音訪問請至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20994


版主:
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 1971年生於法國布列塔尼省,在法屬加勒比海及阿爾卑斯山長大。政治學者,法國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Po Paris2000年獲得政治學博士。現任法國「里昂政治學院 Sciences-Po Lyon)」政治學副教授、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台北分部」研究員、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科會客座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台灣認同政治、台灣史以及兩岸地緣政治。於里昂開授課程有當代地緣政治、中國史、台灣史、中國社會與政治、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當代東亞地緣政治議題、台海歷史性比較地緣政治8年前出版《風和日暖》一書,探討台灣外省人國家認同的改變,引起很多的迴響和討論。

築起民主的長城

(01-05-2012一湛)

有朋友從大陸回來述職並準備投票,跟他小聚,先談談那邊的生活,他說非常的苦悶,兩個不同地區好像兩個世界,思考模式都不一樣,所以他已經放棄跟他們交流,想起在台灣時,朋友非常的樂觀開朗,常常吆喝大家聚聚聊聊一起學習,看到他的熱情減退實在心疼。
他說在大陸彼此間很難信任,台灣人的善良與熱情在那裏都被當成呆瓜,實在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問他跟大陸統一好嗎?他搖頭又搖手,急急忙忙說萬萬使不得除非頭殼壞去,大陸人都想逃,哪有人自投羅網羊入虎口,以前,沒接觸,可能還存在一些幻想,現在我是第一個反對,只要有人說要統一,我就跟他翻臉。
我說:一統一我們不就是強國了嗎!他說想統一的不是權貴就是別有居心,國民黨太天真,共產黨怎麼可能容得下國民黨,台灣好不容易得到的民主自由,只要跟中共走在一起,將來一定蕩然無存。有雙重國籍的到時候逃之夭夭,苦的都是老百姓。
所以你很確定要選誰了,他說當然,每一票都像一塊磚頭,我們要築起民主的長城,抵禦中共的侵略,防止政府的濫權。去大陸這段時間,我更確定台灣的好,台灣的可愛,現在是工作沒辦法,我每天禱告希望能趕快回來。

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馬政府的墮落

(01-04-2012一湛)

看到日人永山英樹報導:沒有犯罪前科的日本友台人士田邊憲司,於去年九月赴台觀光時,在桃園機場遭受到馬政府「拒絕入境」及軟禁一晚後「強制遣返」。今年五月,居住在大阪的田邊憲司為了查明理由,專程探訪了東京的駐日代表處,透過證照組的查證,他確認了自己被馬政府列入黑名單,而且直到2016年六月前都無法進入台灣。但不可思議的是,承辦人員表示,名單上完全沒有拒絕入境的理由。
田邊說,推測唯一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去年五月以觀光護照訪台時,在玉山山頂拉開「日本支持台灣獨立建國」布條,以及自由時報嘉義縣版(2010年五月十三日)以「日青年登玉山支持台灣建國」的標題,善意報導的結果。駐日代表處承辦人員也表示,「可能就是因為田邊持觀光護照卻進行『反政府』活動,至少這樣的事情在2000年之後是沒有發生過的」。

外省人為的是哪樁?

(01-04-2012一三)

母親問我總統選誰,告訴母親我選小英,母親氣到不想跟我說話。母親畢竟還是說了,她說:
「自己人要選自己人!」
「外省人要選外省人!」
「都是國民黨在花錢照顧我們!」
「那個壞女人!」
「拜託!不要選小英,選馬英九啦!」
難道這真是他們深信不疑的價值?
老兵啊!是哪一個「大有為」政府讓你們飄洋過海、遠離家鄉?又是哪一位「英明」領袖讓你們拋家棄子、客死他鄉?
搖身一變
返鄉,成了這幫人悲天憫人的恩惠;自由,也成了這幫人寬宏大量的施捨。難道,只為了區區五兩銀,我們就願意出賣自己的靈魂、遮住自己的眼睛,全都噤聲不語了?
老兵啊!今天的搖旗吶喊,為的又是哪樁?

馬氏玩法亂政

(01-04-2012田年豐)


2012年總統大選投票日只剩2週,馬政府又一次趕著發佈重大政策,宣佈19941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免服兵役的義務。馬英九如此瓜田李下的選票考量,不論其如何掩耳盜鈴的辯解,其不顧政治倫理,不遵守憲政原理的玩法亂政,犯意已經明若觀火。
    照理說,新的民意只剩2週就要誕生,舊的民意就已進入憲政看守期。除非遭遇重大天災或戰爭等嚴重人禍,現任政府不可以在國家政策上趕工增刪或恣意變革。此即所謂新舊政府臨交接間的空窗期,要限縮在最短時間內的基本考量。
    馬政府之前執意將總統大選從原訂320日前後,提前到114日,造成新舊民意空窗期長達四個多月,大大違反民主法治國家的慣例。往前對照來看,令人憂心馬英九已經預作一旦敗選後,此四個月的空窗期,將肆行亂政敗國之圖謀。或將強行於此期間與中國簽下和平協議,要求新政府概括承受。或將伺機再度戒嚴,製造動亂,引狼入室。

水電師傅談政治

(01-04-2012一恩)

早上水電師傅張先生到家中幫忙修理家庭用品,十幾年了,很少跟他聊到與水電無關的事情。
張先生收拾好裝備打算離開,這時,我再不開口……還會有機會嗎?
「週六會去投票嗎?」
「當然囉,一定要關心的。」
不知道從哪來的靈感,感覺可以更深入跟他互動了。
「你每天都穿藍襯衫,要投國民黨嗎?」
我輕鬆地跟他開玩笑,沒想到張先生開始打開了話匣子,互動了近一小時。
他說:「我們從小就被洗腦,被國民黨矇騙……直到這幾年出國,才見識到甚麼是真正的民主,才清楚台灣的人民真的好無知。
「那些司法官幾乎都只懂得唸書,不知民間疾苦……台灣的司法制度完全不獨立,再加上整個媒體被政黨壟斷,那些弱勢族群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有原住民被迫遷到平地,但因水土不服抱怨天氣太熱…,有位官員竟說:不會開冷氣啊!」

謝韻雅受訪於國際音樂計畫Three Pieces

(01-04-2012 Mia)

Three Pieces project 這個計劃是採訪當代知名的音樂家,每位挑選三首最喜歡的歌曲,幫助聽眾認識這位藝術家的內涵,也透過藝術家的體驗來推廣藝術賞析。謝韻雅MiaHsieh獲邀成為其中一位受訪者。
來自台灣的歌者暨舞者謝韻雅(MiaHsieh)《聲動樂團》的閃亮之星,《聲動》的樂風融合了台灣、中國和泛亞的文化傳統,展現出兼具傳統與現代的創新編曲。二胡、中阮、手鼓等民族樂聲,與現代貝斯、吉他共振,該團已獲邀巡演歐美亞世界各地。
   
http://threepieces.org/mia-hsieh  該計畫網頁,有完整影音介紹(英文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Ci9THDd-mw  (聆賞聲動樂團<絲路>)
------------------------------------------------------------------------------------------------
<前言>
2011年《聲動樂團》北美巡迴演出,在紐約舉辦巡演及國際專輯發行記者會,當時除了記者會的華文媒體,還有美國知名的NPR(國家公共廣播電台)專訪,另外接受一個特別的專案採訪Three Pieces,由Vladimir Oboronko策劃主持。
當天紐約很冷、下著雨,記者會結束後又接受Three Pieces訪談,我穿著薄衫,感冒了,原本有些疲累,計畫主持人提問很深入,提振起精神,他很喜歡我的回應,訪談從半小時延長到一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