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蔣渭水診斷90年後的台灣

(04-30-2012 一湛)

91年前蔣渭水醫師的臨床講義診斷台灣,當時所說,今日不但未見好轉,反而病情加劇:因為病人無病識感。
經過91年,蔣渭水醫師會怎麼診斷台灣?
反覆問切台灣的病脈,整理了病歷,了解到其間不但沒有好好調理,又大病一場(二二八屠殺),症狀已轉為慢性病:無感、溫水煮青蛙(目前油電雙漲有人說:一點點還好啊!)、很多人說有錢賺、沒有戰爭就好了…。
台灣病症遠因:竄改歷史,失去思考言論的自由,把台灣當反攻的基地(旅館心態),沒有在地認同沒有深耕、失根失土,長期被壓迫、壓到底,遇事不敢有意見、妥協性高、奴性嚴重。

堅定挺馬的29%

(04-30-2012胡文輝)

這兩天,有兩張票具政治指標意義,一是立法院長王金平投出反對禁止毒美牛進口案那一票,另一是22275位鹿港小鎮選民投出的那一票。
禁止毒美牛進口案上週五表決時,朝野打成平手,因王金平投下關鍵反對票,無法進入院會討論,王金平身為立法院長,卻擁抱馬意旨、服從國民黨黨意,投下逆反民意的一票,放棄院長的中立超然,應受嚴厲譴責!
王辯稱他是就「程序問題」表態,不是對「實質問題」,自認沒有違背中立,這項說法大錯特錯,在野三黨所提禁美牛案完全合乎程序,身為院長應讓議案交院會實質審查、論辯、決定,王金平卻投票程序封殺,程序封殺比實質封殺更惡劣,王成了國民黨慣用伎倆的幫凶。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中興大學捍衛學術自由聲明

(04-29-2012陳吉仲)

對本校工學院環工系莊秉潔教授因在環評會議的學術研究成果之發表而受台塑集團的臺化纖公司與麥寮汽電公司提起民事和刑事訴訟一事,中興大學提出底下五點嚴正聲明。
1. 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於1990年到職至今已逾二十年,其研究成果在國科會之RPI值達100%,多篇研究報告收錄在相關領域的國際回顧文章中,為空氣污染領域之知名教授。
2. 大學教育為一單純的學術殿堂,學術自由是普世公認的基本人權,大學老師是學術自由保護的對象,老師們的研究應受學術自由的保障。英國1988年的教育法案 (Education Act)將「學術自由」定義為「在法律範圍內的自由,用以質疑與檢驗普遍沿襲的見解(received wisdom),提出不受歡迎的見解,而不受威脅。」所謂的「不受威脅」尤其指不受學術圈外不具有學術批判能力的人的威脅或干預。

中華民國只是朝代名

(04-29-2012連根藤)
(中正小皇宮)

民進黨頭頭常掛在嘴口的一句話「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國名叫中華民國」和馬營選前也找知名藝人推出新廣告「我是台灣人,我是中華民國國民」令人有「同根生」的感覺。
以前我們說國共是雙胞胎,今由上述兩句「半是半非」的話,可知民、國兩黨是師出同門!事實上,「台灣才是國名,中華民國 只是台灣國的朝代名」。
日本常有「明治政府」,偶而也有「明治國家」之稱,明治只是時代名,說明治國家還可以,表示明治時代的國家形態,但總不能說「明治國」,其實說「中華民國」與說「明治國」犯了同樣錯誤。歷史上「中華民國」只能是台灣國的一個朝代而已,絕不是國名。

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與足下的土地對話

(04-28-2012 一智)

下午去看了紀錄片:家住青田街青田街在日治時期名為「昭和町」,主要是台北帝國大學(今日的台大)教授的宿舍區。其中一棟最講究的房子日本北海道的足立仁教授蓋的,至今已經80多年。戰後接手的是台大地質系馬廷英教授
因為日本戰敗撤退,這些現今60-70歲的日籍老人,他們不得已隨父母離開台北。當年住在台北時,可都是一群天真活潑、調皮搗蛋的孩子們。青田街,是他們的童年,他們的故鄉,是內心深處最珍視的一段愉快記憶。導演游雲霞因為保存運動與他們互相通信、見面,安排他們重新拜訪幼年青田街的宅舍。

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說好的廉政署呢

  (04-27-2012吳景欽)
繼油價上漲後,台電也準備漲電價,原因皆在於虧損嚴重,必須反映成本,惟各界也開始注意到,台電在對外採購與買電的成本過高,不僅是一種浪費,更可能存有弊端。惟諷刺的是,專為肅貪所成立的廉政署,即便在媒體與立委指證歷歷下,似仍無動於衷,如此消極的不作為,實與當初設立的宗旨相違。

人民應該離開國家嗎?

(04-27-2012絲柏客)
最近看《蘋果日報》和《中國時報》針對《旺中集團》的併購中嘉案的互槓,不是感到有趣,而是感到台灣未來的「恐怖」。
20094月《財訊雜誌》採訪《中時》新老闆「旺旺集團」主席蔡衍明。在採訪中,蔡老闆不諱言自己確實要求《中時》「不應批評總統與政府官員」,因為公司老闆不好,你應該做的是離開公司,而不是批評老闆,馬英九就像是大家選出來的老闆,所以我覺得不應該批評」。

立法院功能萎縮

(04-27-2012 林芬香)


期待已久的立法院之旅,第一次踏入這人民的殿堂卻因為門口站著兩位警察而怯生生的,問清楚哪裡可以等待友人一起參觀後,才敢走進去會客室。
 (記得高中時曾和同學一起散步在立院外,結果因為腳痠而坐在外面的石欄上,被吹哨趕走,不知道現在還會不會趕人?)

下一個要努力的方向

(04-27-2012 一心)

出門往立法院的路上,才把手機打開,發現四通未接來電。回撥,是立法院的許先生打來的,他說,今天的議會在一點多時結束了,趕緊通知我們,怕我們撲了個空。我說,我們已經在路上了,如果不能旁聽議會,可以安排我們參觀嗎?他說沒問題,可以給我們看簡報,還有參觀議場。
在會客室等帶同學們到齊時,一位先生出現了,負責接待我們。他都沒有自我介紹,我只得連環追問,才搞清楚他是議事處的幹事。原來,立法院的組織分為議事單位與幕僚單位兩大部分,議事單位是由立法委員組成的「委員會」、立法院運作的核心,而幕僚單位是為了輔助委員執行職務而存在的。幹事就屬於幕僚單位,頂頭上司是秘書長與副秘書長。

校門口貼的對聯

(04-27-2012一三)

18歲那一年,空軍幼校畢業後,隨即進入陸軍官校接受入伍訓練。進校後的第一次訓話,陸官學長很自豪地引用學校大門上的一幅對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當時聽在耳裡,內心果然熱血沸騰,好一個豪情壯志啊!
軍人是不是貪生怕死,很難說,畢竟在我的軍旅生涯中,不曾發生過戰爭,也從沒上過戰場。至於發財,除非職務跟採購有關,不然一般官士兵頂多是發些小財,例如盜用軍油。早年在空軍,開私家汽車或騎四行程摩托車的同儕,多會利用C-119運輸機過境時,提著油桶卡油;如果騎的是二行程Vespa,就會將噴射戰鬥機的JP-4燃油摻上機油,然後一起加到機車的油箱裡,雖然明知機車引擎的壽命會因此而減短。
部隊最常聽到話題是「人事升遷」。誰佔缺了,誰被犧牲了,誰送了誰多少禮,誰佔著茅坑不拉屎,誰又被哪一位「空降部隊」給捷足先登。無論是否跟說者有關,一定都會被說成一篇既精彩又慘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