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手段雖然嚴厲…

 (11-01-2011一三)
當分享普世價值時,很容易就被對方歸類於泛綠陣營,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但也說明了一件事情:在台灣,泛綠的朋友,真的比較在乎民主這件事。
以網路世界為例,很多泛綠朋友想要關心公共議題,但因為少了泛藍那排山倒海的媒體優勢,所以只能更加勤奮地創造另一個通路。
從大學教授到升斗小民,從各類公共議題部落格、影音創作到線上論辯,參與的熱絡只能用百花齊放來形容。
反之,泛藍朋友談論的內容多屬養生、運動、娛樂或美食,至於公共議題則非常依賴官方、名嘴及御用媒體的論述,官方說什麼就相信什麼,人的思路開始變得遲鈍,所以才會出現吳伯雄台大政治系教授張麟徵「即使含恨、含淚、含血也要投馬」,才會出現郝柏村「沒有戒嚴,就沒有民主」這類反智的言論。
發表這些言論的人,想的是如何幫自己或下一代從中掠取政治資源,而甘願受騙的人,其實也在盤算如何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說穿了,這就是一群盜匪就地分贓,當出現分贓不均,便大打出手的幫派行為。

14歲的心靈

 (11-01-2011一寂)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講究身分的世族社會」,要怎麼講解才能讓學生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
在黑板寫著「社會流動」,「圓人會扁、扁人會圓」,然後帶著學生用河洛語唸唸看,可想而知,怪腔怪調的音節,讓全班笑翻了,high到不行。
眼見班級秩序有點難以收拾,趕快轉個話題問著「你覺得台灣社會流動嗎?」
突然,全班半數以上的學生,很認真地跟我搖頭,「不流動」,看著他們突如其來的正經與肯定的眼神,有點難以置信,學生才14歲耶!
再問一次「你覺得台灣社會流動嗎?」
「不流動」
這次,幾乎是全班都回應,連平時上課看起來懶懶散散的幾個學生,都回答了。
再繼續問著「什麼是『圓人會扁、扁人會圓』?」
「有錢的人會變窮,窮的人會有錢。」
「台灣社會怎麼不流動呢?」
「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沒錢的人越來越窮。」

和平協議與和平『協定』大不同

11-01-2011姜皇池
當部分國人反對「和平協議」,認為此「協議」是以「一個中國」為前提,將損及台灣主權地位,總統除仍表示和平問題無可迴避必須面對外,執政者隨亦指出李扁執政時期,同樣提出要簽署「和平『協定』(agreement)」,或要建立「兩岸和平穩定『架構』(frameworks)」等等,總統表示:「不要把這種為台灣人民未來謀求和平的努力把它抹紅,把它說成賣台統一。」批評反對黨主席,「為什麼她做就可以,我做就非常危險?」「別人談和平就是賣台,只有她談和平才是愛台?」
兩岸問題變「內戰化」
吾人贊同總統所言必須面對此問題,且檢視兩岸和平問題不應有雙重標準,任何黨派執政者,均應受同樣標準檢視。事實上,如同國安局長所表示:從2008年起政府內部即已對「兩岸和平協議」進行討論,縝密研究,既然執政者已長期研究,應心知肚明,該等文件名稱差異雖小,但國際法效力卻是截然不同。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眾生承擔不起的核電風險

(10-31-2011劉黎兒)
今年6月上台的東電社長西澤俊夫,在接受《東洋經濟週刊》訪問時舉手投降,自爆「核電若連連賠償的話,費用超貴的!」核電即使不包括核災賠償也是所有發電方式中最昂貴的,現在已經逐漸成了世界共識,美國也有業者為成本太貴而取消新建,但被東電社長自己吐出「超貴」這兩個字,還是因為東電這次不得不面對核電的幾個無限成本的疙瘩了。
東電社長自爆核電真相又大聲求饒,是因所屬福島核一發生核災,其結果如京都大學原子爐學者小出裕章所說的「東電破產多少次,日本政府破產多少次,都賠不起的!」東電賠不起,西澤說:「核電的風險不是區區民間企業所能承擔的!」想把責任推給長年推進核電的政府。
收拾核災費用驚人,日本原能會在1028日承認要收拾面目全非的福島核一37池需要30年以上,這是超樂觀估算,因為收拾下落不明爐心(核燃料棒)的方法尚未開發,加上第2石棺、第3石棺等建設,百年都收拾不了,當下估測的收拾費用是7兆日圓以上,但專家估測將會是數十兆日圓。

他們這一票台商

(10-31-2011一止)
接到一通師兄的電話,因為好奇,就多互動了些。
問:你是台商嗎?
答:經商20多年,覺得中國沒有法治,沒有一個台商不被迫害,紅包是一種風氣,他們認為收紅包是很正規的禮數,不給還會被公眾指摘,說不懂市面行情,來了這麼多次,難道不知用意嗎?你這個人懂不懂什麼是禮數,回他要多少?他說1800人民幣,還要給多少人會計收據上寫上紅包兩個字,故意放在第一張,年底看看他們稅務局會說什麼?結果他們章也蓋了,不以為意,因為要紅包是他們一種文化也是一種規矩~
接著他繼續說著中國好多有趣現象~
    山西採煤礦業,有一個地方長官因為污了約兩億人民幣被檢舉,公安的要來抓人,地方財團及人士卻站出來保護說,他已經很不錯了,給一千還5百,對我們已經很好了,請不要把他抓走,不然我們日子會不好過,意思是別人貪得更多。
 這就是他們目前的社會,真的是五濁惡世,價值扭曲顛倒,無處不騙~走在路上,經常會有人要錢,每次都會給,後一直被友人罵笨,後想到一個方法就是給食物,就帶他去商店買麵包,他一下買了60多顆,且搬了好幾箱的飲料…..

軍校校友會強力介入選舉

 (10-31-2011一三)
日前收到中央軍事院校校友會的來函,受邀參加今天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的「紀念先總統蔣公誕辰」活動。進入該總會網站,看到的卻是「呼籲全體校友全力支持馬英九總統」字樣很奇怪的組織,裡面的聯絡地址部分是軍事院校的郵政信箱。
 心裡想著:有違反行政中立嗎?軍隊不是已經國家化了嗎?看不出是校友會還是黨友會,反正黨軍從來不分,當時也就見怪不怪了。
今天,新聞報導了這一則活動,郝柏村對軍榮眷致詞時說:「沒有過去的戒嚴,就沒有今天的自由民主,媒體往往顛倒因果;白色恐怖手段雖然嚴厲,雖不免有人因私人恩怨出現冤案,卻是為了消滅潛伏在台灣社會的共黨分子,這不是戒嚴的政治錯誤。」

猙獰可怖的政治文宣

 (10-31-2011曾道雄)

當學生告訴我說:文建會花了兩億一千五百萬元,撥給一個表演劇坊,去舉辦所謂建國百年的兩晚歌舞秀「夢想家」,我乍聽之下,斥之為無稽之談、危言聳聽。但當我知道那數目是事實的時候,我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是因你知道在這貧瘠的藝文圈內,很多人都在割肉餵虎,但突然你卻看到一個猙獰可怖的吸血鬼就坐在你身邊!
大家也都知道:製作歌劇耗資頗大,但別說兩億一千五百萬元,也別說只是兩個晚上,只要它的一半費用,讓我一輩子演歌劇,演到死,我都用不完!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今年文藝獎的感言中,強力主張:文建會只要擘劃國家文化的千秋大計和建設,不能讓它搞什麼文康活動,要把全數的藝文活動經費,都挹注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然後透過審慎合理的補助評審制度,激發民間藝術家的潛能,化為國家真正的文化力量。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台灣製」車工驚豔

(10-29-2011姵谷)

昨夜從台北趕回整理貨物,當拆開一包貨物(長褲)時,我與先生眼觸當下的心情只能用「驚豔」來形容,這件貨物是第一次在未曾配合過的廠家批的,以行情來說批價不貴,算是低價貨品,但它(長褲)的車工整齊、漂亮,心想應該是台灣製造的,再翻開內裡詳細端看,一點線削都沒有,乾乾淨淨的看起來好舒服,果然在洗標上發現「台灣製」三個字。
記得每次批貨回家整理時很辛苦也很浪費時間,因為除了要標價(定價格)還要剪標「中國製」,每件衣服都有未剪完整的線頭,一大堆的線削怎麼剪都剪不完,有的車工更是歪七扭八、毛病一大堆,還要拿到家庭裁縫店修改,所以免不了總會抱怨:「這哪像賣衣服的老闆娘,簡直像成衣廠的女工!」

中國觀光客 「入境入心?」

 (10-29-2011 洪聖斐編譯)

中國觀光客來臺人數增加,是馬英九引以為傲的政績。隨著雙方往來日益密切,中國意識是否隨之「入島、入戶、入心」?許多國際媒體觀察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包含最近路透社記者在高雄採訪的結果。
《路透社本週的報導劈頭引述一位蔡姓商人的說法:「我當然是純粹的臺灣人而不是中國人,我們不是中國的一省,臺灣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有民主,中國能給我們什麼?中國觀光客來這裡或許可以學點東西回去。」
臺灣在數十年的獨裁與高壓統治結束後日益民主化,不但讓臺灣人對於和平的民主轉型感到驕傲,與中國保持距離並自覺與中國不同的感覺也日益強烈。統治中國的共產黨政權面對政治自由化的呼聲不為所動,在許多臺灣人看來,就算不讓人害怕,也讓人緊張。
臺灣媒體對於政治大肆批評的程度對中國政府嚴加管控的媒體而言是不可思議的,臺灣媒體對於中國異議人士和各地動亂的報導,也不可能通得過北京當局那種審查把關。
這些公開的辯論強化臺灣人不想被中國吞掉的意願,公眾普遍認為臺灣與中國非常不同,並且值得珍惜與保護。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關閉選舉民調部門讓人錯愕

(10-28-2011AP)
《遠見》戴立安1017日接受《美聯社》專訪
即將離職的《遠見》民調中心主任戴立安說,在他的一份民調結果顯示反對黨候選人將勝出後,《遠見》決定將他的選舉民調部門關閉,是因為他的民調結果引發「風暴」。
戴立安沒有直接挑明選舉民調部門被關是因為政治因素介入,不過,站在反對陣營的自由時報注意到,馬辦負責人可能有對遠見施壓。
成立五年半的《遠見》選舉民調部門關閉一事引起的風波,顯示出民調人員在台灣要建立有公信力、又準確的民調時,所面對的挑戰。台灣民眾不太相信媒體公布的民調,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媒體會扭曲調查結果,為其偏好的候選人助選。
台灣的三家主要報紙中,有兩家總是支持總統馬英九所屬的國民黨,另一家則是經常支持反對黨民進黨。遠見被認為是稍微偏向國民黨,不過它和前述報紙不同的是,《遠見》民調中心的調查結果廣被認為是公正、無偏見的。
戴立安在一場專訪內告訴美聯社,他無法確定馬辦是否施壓讓選舉民調部門關閉,不過他對整個事件,感到強烈的錯愕驚駭。
戴立安說:「公司管理階層說選舉民調引發太多風暴,所以他們決定要把這個部門關掉。」
我們被關不是因為做不好。我們對自己的選舉調查模型深具信心。
戴立安說,根據他的最新調查結果,反對黨民進黨主席、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將會在明年一月十四日的總統大選以四到六個百分點勝出。這個差距仍在誤差範圍內。
遠見發言人王淑貞否認選舉民調部門被關是因為受到政治施壓,她說這純粹是商業考量。
王淑貞說:「我們公司自年初便開始改組,高階管理部門希望民調注重在社會、經濟和人文等遠見雜誌著重的議題。」
根據《自由時報》先前報導,馬辦經常質疑某家媒體的民調方式,並經常在這家媒體公布民調後毀謗中傷民調主持人。
《自由時報》也在另一篇評論表示,《遠見》選舉民調中心打烊,背後應有「政治性的不當外力」。
該報並未點名消息來源。底下附上英文Yahoo網址。
Taiwan pollster says his surveys ruffled feathers
http://news.yahoo.com/taiwan-pollster-says-surveys-ruffled-feathers-10353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