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

班費失竊的劇情

(01-06-2012一寂)
903,談到電影「那些年」中班費失竊的劇情,正好班上也發生失竊風波,遭受排擠的鈺軒是被懷疑的對象,幾個男生你一言我一語的,明來暗去,本來鈺軒還用言語反擊,難耐幾個男生的車輪戰,跟一寂說聲「老師,我要去廁所平靜一下」,看來,這種事情已經發生很多次了。
十四五歲的孩子,有點複雜的班級人際關係,恩怨糾葛多時,失竊事件只不過是導火線,台下幾個學生七嘴八舌的鼓譟,聽到好多情緒在發洩,當下,一寂只能安安靜靜地站在講台,讓這些聲音在身體裡流來流去,等待著說話的適當時機。
鈺軒從廁所回來了,臉上還掛著淚痕,「老師,東西真的不是我偷的。」
「老師相信你,老師真的相信你,東西不是你偷的。」說了這句話後,覺得還不夠,再補上「或許你覺得老師相信你還不夠,你更希望班上同學相信你……」,話還沒有講完,鈺軒忍不住的又哭了起來。

知道眼前這個孩子在傷心難過,還是笑笑的說「有時候就是這樣啊!」
「有時候就是會被誤會,被誤會了,不一定有解釋的機會,有機會解釋了,對方也不一定聽得進去,聽進去了,也不一定聽得懂……生活中這種事情常常發生,不是嗎?」
「老師,呆在這個班級好辛苦,…..」,鈺軒越說越洩氣。
「如果現在就是二十年後、三十年後,你會怎麼想這件事情?」丟出一個有點突兀的問題,鈺軒愣了一下,或許可讓她內心清明一些。
同樣的問題,再問一次,「你還會覺得很嚴重嗎?」
「好像沒有那麼嚴重了。」
再換個問題「班上同學全部都很討厭你嗎?我們從一號開始算算看,有那幾個比較討厭你……」,跟著鈺軒從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一直算到最後一號同學;其實,想也知道,會跟鈺軒對嗆的,不過就是那幾個,只是,鈺軒在情緒激動下,放大了,變成全班都在排斥她,全班都認為她有偷東西。
表面上處理鈺軒跟班上同學的衝突,內心卻感覺到這就是台灣社會衝突的原型與縮影──立場迥異、意見相左時,少了尊重與節制,無法吸收或解讀正確信息,徒增自我困擾與他人誤會,苦就這麼一層層地迴流沈積。
全然地接納鈺軒的傷心難過,同時,內心湧現出難以言喻的堅毅篤定,因為我看到方向看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