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如果綁匪是公權力

(08-25-2012一律)
今晚2115-2250無意中看到公視在播放一部電影——「熱帶魚」。
查一下資料:導演陳玉勳生於1962年,畢業於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系。1993年新聞局電影年期間,擔任短片之編導。1995年執導電影處女作《熱帶魚》,初試啼聲即獲瑞士盧卡諾影展藍豹獎、法國蒙貝利耶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貓獎,及金馬獎最佳劇本。
劇情描述做粗重的林正盛夥同友人綁架一名富家小孩勒贖,不意也順便綁走了一名國中生劉志強。友人在取贖款時出車禍去世,笨賊乃將兩名肉票運回南部鄉下躲藏,一邊跟文英等人想辦法取贖款,此時國中生正面臨聯考關頭,笨賊不想耽誤他的前途,竟到處奔波為他準備功課,最後在解決了綁票嫌疑後將小孩送回臺北應考。

法務部長失格失態

(08-25-2012田年豐)

法務部長曾勇夫822日接見美國前司法部長克拉克時,對陪同拜會的前立委蔡同榮的質疑,其回應已逾越國家公僕應有的分寸。
 蔡同榮質問曾勇夫主要是(一)可以這種方式關押卸任總統嗎?我們甚至比不上東南亞國家嗎?(二)前情報局長汪希苓教唆殺人入獄,政府特別為汪希苓蓋大樓,限制其行動,並配屬專人照顧其起居,完全享有打牌消遣、影音、娛樂、美酒珍饌、打屁運動、家人陪宿的自由。為何情報頭子可以,卸任總統不可以?(三)北監何時給阿扁添置桌椅?扁的運動時間是每天只可半小時還是一小時?

人權零保障的「三協一調」

(08-25-2012賴中強)

兩岸投保協議簽署,關於投資人與當地政府間投資糾紛(P2G),一如外界預期,台商爭取的國際仲裁落空,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三協一調」。
江丙坤還說投保協議「最大效益在於建立制度化且多元化的投資糾紛解決機制」,投資人與當地政府間投資糾紛,如果未設爭端解決機制,原本就回歸法院訴訟。但問題出在台商對中國當地法院不信任,中國標舉「不搞三權分立」,法官是地方「人大」派任,政法委書記指揮,如何期待法院能公正處理台商與當地政府間糾紛?

柯文哲反擊監院公審

(08-25-2012李雲深)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每日一問再度開砲,箭頭指向監察委員尹祚芊,認為她主動請纓調查,唯一目標就是修理他,邀功於當局。而且在最重要的問題上,都不肯花兩分鐘查證,實在怠忽職責。不僅專業能力不足,還照抄前人的調查報告,以訛傳訛。
左起監委尹祚芊、馬以工、李復甸
柯文哲尹祚芊說,「其實移植醫學相當專業,很多誤解經過說明是可以解釋的。無奈你見獵心喜,以偏見收集資料,再以偏見解讀,最後喜孜孜的自以為立了大功,而迫不及待以記者會的方式宣布我的罪狀。你動用國家公權力,以媒體公審的方式對付我,我現在以一介百姓單獨挺身對抗。
柯文哲在今天《新頭殼》的部落格提出第二問。他表示,「法治」、「人權」、「程序正義」是文明國家政府之基本條件。「此次監察院之彈劾,我卻看到違法亂紀的脫序行為。」更讓他懊惱的是,他去監察院說明時,還準備powerpoint詳細說明台灣器官捐贈之現況及困境,天真的以為出身醫界的尹監委有意幫忙我們的困境。後來才發現「人家是主動請纓調查,唯一的目標就是修理你,邀功於當局,哪裡關心器官捐贈不足,很多病人等不到移植的機會就走了。」

特偵組不受監督

(08-25-2012吳景欽)

特偵組以尚有其他共犯與證據未能查明為由,向法院聲請延押林益世,不管是否在以拖待變,卻已凸顯出檢察官的蒐證能力待加強,即便再有兩個月的時間,恐也無濟於事。
將被告羈押,雖可防止其湮滅證據,卻不代表證據不會因此消失,尤其是貪污,不僅具有高度隱密性,更因屬結構性與集體性犯罪,而不可能靠一人即能成事,若僅將調查對象侷限於羈押被告,就會讓其他共犯有可乘之機。尤其是林益世案件裡,若有其他高層公務員涉案,必會想盡辦法掩飾,甚至藉由其權力來誤導偵辦方向,而使真相的還原更佳困難。
最高檢察署所設立的特偵組,即是藉由層級提升,而能防止高層公務員涉貪時,所可能的隻手遮天。同時,身為特偵組的指揮者,即檢察總長,既然受有任期四年並不能連任的保障,更應保持其中立性與獨立性,而不能有法律之外的考量。

「天平」不是「天秤」

(08-25-2012靜芳)
這位司法女神腳踩著六法全書,
天平中裝的是黃金,不是正義砝碼。

最近颱風新聞都在「天平」、「天秤」的,到底是哪一個呵,一開始乾媽就說:直接看康熙字典,結果是「天秤」,秤是一支長長的桿子,一邊放東西、一邊放鐵之類的在平衝,而「天平」是兩邊放東西。兩個原本就不一樣的東西,硬是要混在一起。
最好笑的是有平面媒體說:天平、天秤都可以啦!
秤不離砣,沒砣的怎可叫天平或寫成天秤!繼續這樣是非不清、混洧不清,難保「馬英九」名字不會被公然寫成「馬英丸」!反正只多了一點。
主控發言權的人,不把「對」的事真實呈現出來,反而是以華人「差不多先生」的馬虎態度在報導,連個颱風的名字都可以搞得全國民眾說不清,這樣的「愚民」教育,令人看了直搖頭,這樣台灣的競爭力要如何提升呢!
一家媒體所擁有的迴向是很大的,相對的要負起的責任也很大,權力越大,責任越重。

感恩司法迫害暫歇?

(08-25-2012 商文義)

國民黨以前拿戒嚴法起訴異議份子,現在則利用媒體的配合,法院及檢調使用「妨害名譽、賄賂和腐敗」起訴反對人士,導致綠營內許多人被拘捕、被起訴。
一旦司法女神失明
不幸的是,許多從政的台灣人不僅一再容忍司法的濫權,並且要人民「尊重司法、不要政治化」,間接地合理化了國民黨的黨國體制,也讓國民黨更加濫用司法做為整肅異己的工具。
當年稱許特偵組起訴陳水扁的李登輝總統,不久前也遭到起訴。絕大部份的人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居然拿法庭的判決做為準則。多少無辜的受害者,遭到司法的恐嚇、凌遲,受難期間也少有同志去關懷。在獲釋後,不僅沒有大力地抗議司法的迫害,反而表示感謝「司法還他們清白」。有如搶劫案的受害者,事後還要感謝劫匪一樣。台灣人為什麼這樣地軟弱無奈?
一個領導者應該具有遠見和勇氣,去帶頭反對不公義的政府和司法體系。即使是提倡非暴力的甘地、馬丁路德、及當年領導反抗刑法一百條的李鎮源陳師孟林山田等,他們和人民站在一起對抗不公平的社會、大眾傳媒和司法系統。我們贊同蘇貞昌主席不配合作秀、拒絕監委約詢。我們懷念當年美麗島事件時的領導群、辯護律師、協助受難者的長老教會、及許多國內外人士的勇氣及犧牲。更期待蘇主席和其他領導人有勇氣站起來,強力地要求(demand),不是請求,馬英九立即釋放陳總統,停止對莊秉潔教授柯文哲醫師及其他人士的迫害,並嚴懲宇昌案、江國慶案等案件的失職官員。否則應發動大規模的抗爭,打倒不公不義的國民黨體制。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台灣人才危機的成因

(08-24-2012周平)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在今年八月六日的「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議」受訪時指出:「出國留學人數減少、來台外籍人士多是藍領、社會環境不如新加坡國際化,以及人才被他國吸引、挖角」等四個因素是台灣人才危機的主要原因,並認為台灣若再無作為,將「死狀甚慘」。筆者毋寧相信朱主委「需才孔急」的殷切之情,然對於其「人才論述」所預設的思維限度,和實際執行時所產生的非預期後果,願尊敬地提出不同見解。
    首先以「人才/非人才」這個二元對立架構來推究朱主委的話語結構來看,上述「人才」的指涉有著明白的限定性和排他性,它是指喝過洋墨水(非本土培養)的學者、白領(非藍領勞工)的外籍(非本籍)科研人才。此外,吸引人才的條件則預設了,如亞洲各國的國際化程度(非在地化)和優厚的物質(非非物質)誘因──薪資。

壓力切磨下的作業員

(08-24-2012廖品嵐)

過去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時常需要飛到中國去幫客戶查帳、盤點。年末的上海郊區已經很冷,零下兩度的樣子。在廠區穿來穿去,作業員說他也好些天沒休假了。客戶接的多是蘋果的單,在車間裡(生產單位的作業區域),看到一塊鋁板怎麼變成一片薄薄的雕著蘋果標誌的殼。
好多年輕的臉孔。
前些日子有一則新聞,一個大學畢業的作業員描述廠裡的生活如何消磨人的意志。現場看著他們反覆的做一樣的細小的毫無意義的動作,比如說打洞,一天打幾百個洞。
讓我想起那個笑話:一個科學家到南極採訪企鵝,第一隻企鵝說他每天都吃飯睡覺打洞洞,第二隻企鵝也是,訪問到第一百隻企鵝終於得到不同的答案,他說:『我只有吃飯睡覺。』

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大鵬灣的太息低徊

(08-23-2012一三)

晚間,在聖脈中心聽取葉亭君老師介紹大鵬灣BOT的美麗與哀愁。眼前的一張張照片,勾起我40年前的回憶,然而,印象中的美麗大鵬灣,如今卻因為不當開發而面目全非。
10歲之前,就住在大鵬灣旁,也經常陪著父親夜釣。聽父親說,大鵬灣的魚種多樣且豐富,每次都讓魚簍子滿載而歸。記憶中,父親曾釣起一尾石斑,尺寸正好和家裡的餐桌一般大,鄰居無不嘖嘖稱奇,還合照留念呢!
海裡面有許多河豚(俗稱娃娃魚)和水母,鼓脹成圓嘟嘟模樣的河豚,漂浮動作像降落傘的水母,也都成了小朋友最喜愛的(玩具)。最好玩的就是在岸邊抓螃蟹了,兩隻手手各拿著一支細竹子(取自於竹掃帚),一支頭上綁著螺肉當餌在前,另一支則用魚線打上一個活結。活套放在餌的正後方,當螃蟹伸出夾子取餌時,後方的活結便順勢將蟹腳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