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對「台灣之光」的飢渴

  (02-16-2012盧郁佳)
林書豪不妨是台灣之光,那麼生於夏威夷的歐巴馬就是肯亞之光了。且想想「肯亞之光」和歐巴馬成敗的關聯度,就明白台灣是否因林書豪而揚威國際。
雖然我們和林書豪的關聯,還不如他睡過的那張沙發;但以我們周期性對「台灣之光」的飢渴,已不容挑三揀四了。各種國內競賽,權威未獲公信、競爭水平未獲群眾認可,所以自己還不能肯定自己,靠出國比賽肯定。
球迷多年捨SBLNBA,久未如林書豪般瘋中華隊,難道本地不值得嗎?這些說來傷心的隱疾積患,證明我們的自我認同感尚未建立。
台灣流弊是本我,台灣之光就是超我。當我只有看到台灣之光時,才會恍如隔世憶起彷彿有本國體育這回事,僅能撻伐一番、永無結果,行政院預算分配就會繼續主張本國不需體育、體育不需整頓經營,而令公共文化長遠投資嚴重匱乏,產業鏈節分崩離析。自尊心忍飢挨餓,林書豪實是長期挫敗下的補償移情,用他代替消極的 國家隊。
捫心自問,若我不知自己愛「台灣之光」勝過愛體育,當然就沒有體育規劃;若我不知自己愛林書豪的成功,勝過愛林書豪,當然就沒有本土林書豪。而只有僑胞十年寒窗無人問,成功時卻被台灣媒體冷不防兜頭套上不請自來的「台灣之光」彩帶,驚魂甫定,一笑置之。
若我繼續抱持搭便車心態撿便宜,當然一輩子落得搭便車的份。當年人在台灣發達無望,逼得移民美國奮鬥異鄉。下一代在美國發達了,台灣像個窮親戚跑來沾光,只表示今日人在台灣仍發達無望。放下台灣之光的虛榮誘惑,才能面對真相。
對國家,體育究竟是什麼?
紀實報導《打不倒的勇者》一書回答了問題。出獄的曼德拉當選南非首任民選總統時,白人統治者剛被掃地出門,黑人翻身清算報復,為宦途就該順勢踐踏白人。
讓人才在台灣發光…
南非橄欖球國家隊是白人球隊,每戰必輸。世界盃橄欖球賽刻將在南非舉辦,南非黑人卻只想看外國隊痛宰南非隊,寧可本國出醜,也要白人難看。曼德拉居然力挺白人隊長勵精圖治,把黑人球員帶進球隊,黑白球員如同舉國民眾,得在猜忌隔閡孤立中,重尋溝通。球隊巡迴各小學,讓孩子們驚異於黑白合作攻守的千古奇觀。球隊和曼德拉頂過無數難關,慢慢地,堅定說服,爭取認同。到了世界盃,全民一心為這隊加油,認同它從白人運動蛻變為南非象徵,合眾為一。
一個國家,一個心願。沒有極權強制,沒有政治表演,體育,原來是結合萬千人心的民族靈魂。唯有體壇縱其熱血改革苦戰過、群眾不計成敗相挺過,榮耀才是民族的榮耀。不是從天而降,不是半路認親。
這種想像,才是國家的層級,領袖的層級。
總統的層級不是發通告挖林書豪打中華隊,是給人才奮鬥下去的環境。林書豪責任在打好尼克隊,台灣人責任在打好中華隊,豈能賴給不相干的林書豪湊興。
是領袖對體育扎根的願景、族群融合的期待,支持國家有信心同舟共濟往前走。沒有信心,何來努力;沒有努力,何來成功。沒有成功,只能竊取林書豪等人的成功,關起門來嗅聞陶醉。
總統也只能繼續自期當半個台灣的總統,漠視沒投他票的另外半個台灣存在。
有朝一日,當台灣的自我主體性水落石出,我們將愛SBL勝過NBA;台星不在中國、好萊塢,志在把國片、台劇賣紅全世界;人才無須流亡,在本地就能發光。
若要努力接近那天,先放下唾手可得的移情滿足,學會欣賞自己,支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