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電視的可信度 世界倒數第一名

(11-04-2011瞿海源)
18年前,《澄社》出版「解構廣電媒體」,除了解構當時黨政軍控制的廣電媒體之外,更重要的是,呼籲「建立廣電新秩序」,然而快20年了,廣電媒體一片亂象,財團接替黨政軍壟斷了媒體,節目內容貧乏,立場偏頗,「國家通傳會」成立了,但是廣電媒體規範仍然陳舊不堪,幾無新秩序可言。
廣電媒體至今甚至成了阻礙進步,乃至侵蝕民主的重大惡勢力,尤其是電視。根據四十八個國家的世界價值調查,台灣民眾對電視的信任度,竟然就是第48名,是最後一名。現任「國家通傳會」主委蘇蘅教授、也是解構廣電媒體的作者,觀看她接任主委之後的表現,真叫人感慨萬千,現在的「通傳會」屈從財團與執政當局,幾乎無力建構廣電新秩序。
黨政軍在戒嚴時期控制媒體,目的在於護衛威權政權,財團壟斷媒體則在獲取商業利益,兩者都不是以公共利益、傳播專業及相關倫理為重,甚至都為了政治或商業利益嚴重傷害了傳播媒體的公共性和專業性。
近年來,財團壟斷媒體,從占有無線有線衛星電視台、從掌控系統業到內容業,甚至更強勢建立跨媒體集團,全面整合和兼併上下游產業。最惡質的是,不僅以高槓桿財務操作攫取不當商業利益,更明目張膽的不顧傳播專業倫理,操縱媒體節目內容,進而遂行其政治目的。
對於電視媒體惡質化,政府幾乎沒有什麼作為,既不積極建構制度以建立媒體新秩序,更無力校正既有媒體的不當作為。主要是由於政府本身沒有積極建立國家媒體傳播整體政策,而國家通信傳播委員會無法有效確立本身獨立機構的特性。
總的來說,不論就整體政策或獨立機構的運作而言,都不以「公共」做為核心價值,都摒除公共參與的精神。
-------------------------------------------------------------------------------------------------------------------------
版主:
電視新聞以及報紙的主要目的,本是擔任社會大眾的眼睛,讓大家瞭解國內外的重大事件以及事件的真相,但是現在台灣大部份的媒體,不曉得為什麼不敢批評執政黨的許多重大疏失。比如說:核電廠的運轉,對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威脅,很少看見報導;比如說:許多農人的土地,被強迫征收,很少看見報導;比如說台灣的用水,被工業壟斷,很少看見報導;比如說:當年被刑求、被冤死的江國慶案,相關人員沒有受到審判,很少看見報導;比如說:美麗的花東海岸,將整個交給財團BOT,相關討論很少看見報導;比如說:我們的台商在中國受到種種不平等待遇,以及中國的種種違反人道的行為,很少看見報導。
這些重大事件都不報導,那要報導什麼呢?一個小時電視新聞中,約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在報導一些雞毛蒜皮的街坊新聞。媒體失真,台灣人的眼睛也跟著矇矓起來,朦朧的眼睛,就只會看見「馬英九很帥,看起來很正直」。四年不夠,再給他一次機會,台灣就這樣完蛋了。(11-04-2011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