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學學宜蘭人說法

 (08-21-2011陳其南)


馬英九總統在屏東瑪家和泰武兩地,先後以「普羅旺斯」和「桃花源」誇耀災後重建政績,引來渡假和造假的批評。這樣的比喻,透露了說話者潛意識中的「理想國」,是在外國或是中國歷史想像的桃花源,而不是現實上在台灣的家園,的確令人感到不妥與不安。
此事可見馬總統的團隊對於台灣這塊土地和原住民社會,確實相當疏離和異化。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大武山(泰武之稱的來源)青山綠水,原住民使用在地石板建材築成的屋宇,深山幽谷中的部落村社與繚繞的歌聲,令人神往的傳說與信仰,那一點比不上普羅旺斯、桃花源?然而,六十年來不就是國民黨國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使得原在桃花源裡的山民社會逐漸崩解?今天在號稱建國百年的新桃花源中繼續蹉跎原住民的族群命運究竟何時才能有效地連結過去與此時此刻?
鏡頭中瑪家與泰武頭目身上已看不到過去的自信與尊嚴,令人想起馬總統要把他們當作「人」看待的悲哀。在從前,舊泰武社大頭目家的兒子,曾經娶了鄰近的舊佳平社大頭目家的女兒,兩人分別繼承了雙方的屬民和領土,還個別兼領了其他近三十個從屬大頭目所領導的部落,儼然是雄霸一方的封建領主。但其勢力還比不上北方更大的舊瑪家社大頭目。這些頭目,在十七世紀就與荷蘭人有來往,1644年南台灣地方會議的紀錄說,佳平社頭目是除了卑南王和恆春瑯嶠「君主」之外,會議中最顯要的人。日本時代調查原住民習慣法的小島由道,對於這種跨領域的藩屬組織印象深刻,認為是一種聯邦國家體制的影子,就像當時德意志帝國的縮影。這樣的歷史與政治傳統比起南太平洋許多小國,都還要有規模和制度,也更有獨立建國的基礎。
馬總統高興地從普羅旺斯轉到桃花源之說,一方面再現了他個人生命歷程中崇洋與中國保守主義的糾結,一方面凸顯了想以中國經典之說連結他心中的「中華民國」意識。桃花源人也好,或是中華民國人(ROCer)也好,都像是努力在逃避對台灣新故鄉的認同,距離排灣族人死後魂歸大武山的精神更遠。
奉勸當政者,下次可學學宜蘭人說法:「只要有宜蘭,就不用移民紐西蘭。」事實上,陶淵明的寓言與馬總統的意圖剛好相反:桃花源人(或中華民國人)是「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後來,有人回頭試圖去找這桃花源,不是「迷不復得路」,就是「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作者為人類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