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向被害人學習

(10-17-2011一逸)
今晚帶著學習的心參加由「美國謀殺案被害者家屬人權促進會」、「台灣廢除死刑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台北律師公會」、法務部、「人權學堂」、「玉山神學院」….等主辦的「夜照亮了夜,身為被害人」座談會。
聽著來自日本的原田正治Masaharu  Harada)先生、美國的瑞尼庫欣Renny Cushing)先生、凱特洛溫斯坦Kate Lowenstein)女士、風間聰Toshi  Kazama)及林作逸王臨風先生等的分享與見證,以及看到風間聰拍攝的監獄與死刑犯的相片,對「廢除死刑」的議題有了些許的瞭解,對那些受害者家屬,自掏腰包買機票,遠從異國來到台灣宣揚「廢除死刑」理念的心,打開了我的視野,讓我深深地感恩與觸動
凱特洛溫斯坦的父親在198051歲時被槍殺死亡,加害者是他的一個學生,一個有心理疾病的人,當時還在治療中,此事之後,整個家庭分崩離析,感覺好孤單,至今她還是很傷心、很怕見到加害者。真正讓她站出來的是因為一個10歲的男孩被謀殺了,看見議員在電視上說:「不支持死刑就是支持加害者!」對她而言,與事實不符,因為她雖然看到加害者受處罰,但是並沒有讓她原諒他,執行死刑無法挽回被害者的生命,而當她有機會和其他受害者家屬用愛互相陪伴走下去,發現這才是他們最需要的。她結合了很多這樣心聲的被害者家屬,讓她有力量繼續辯護,最後她說:「我的分享是要讓大家知道:支持死刑無法讓被害者家屬沒事!」這些年來,她作為一名被害人家屬,以律師及社工的身份,協助推動美國受害者人權協會(Murder Victims'Families for Human Rights, MVFHR)許多反死刑的倡議活動。

經濟復甦復(富)了誰

(10-17-2011一三)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舅舅是死忠的國民黨員

(10-16-2011一護)

楊青矗寫的《美麗島進行曲》,第一部「衝破戒嚴」,其中有一段,楊青矗抨擊國民黨有選舉必作弊,國民黨是以買票、作票維護政權的政黨,並舉高雄煉油廠每次選舉宿舍區的投票情形來說明:
「…在國民黨黨化教育,奴化教育之下,教育程度越高,受洗腦的時間越長,中毒越深,成為不知反省的外來政權國民黨的統治傀儡。每次選舉都聽命於國民黨的輔選,聽命於廠方的指示,投給國民黨提名的人。職員宿舍區廠輔選的國民黨提名人得票率可達97%~98%。他們是一群受高等教,會奉命投票的『無知分子』,並非『知識分子』…。
讀著,過去片片斷斷的記憶慢慢地浮現眼前…,覺得…好恐怖啊!

福爾摩沙的命運在誰手中

(10-16-2011一三)


美國也有藍綠問題

 (10-16-2011一書)
佔領華爾街的海報

佔領華爾街,質疑了美國的金權政治。
股神巴菲特坦承稅制公平性有問題,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演講提到9%的失業率、1400萬的失業人口,是一場「國家危機」。
紐約市長彭博發表書面聲明表示「民眾有抗議的權利,如果他們想要抗議,我們將樂於確保他們有舉行活動的地點」
一份有關活動的關鍵表述這樣聲明:「最基本的事實就是我們99%的人不能再繼續容忍1%人的貪婪與腐敗」。
《紐約時報》的現場報導發現,現場群眾以二十歲上下的年輕學生為主,其餘則以中高齡失業者居多。全球已有1500座城市如嚮斯應,其中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示威抗議遊行的聲勢最浩大。
以色列的倒立抗議
美國的佔領華爾街行動,基本普遍訴求是針對政治腐敗以及大企業公司和最富有的1%的富人(年收入100萬以上)在政策制定上享特權的反感。
現場一位抗議者舉著標語,寫著要「和社會百分之一的最頂層對話」。
抗議者要求在改革中增加針對富人和公司的稅收、結束公司福利、支持工會組織、增強對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制度的保護,這個運動具有明顯的左翼色彩。有一些抗議者甚至呼籲要關閉聯邦儲備系統。
美國也有藍綠問題,藍的承諾要給工作機會,人民得到的卻恰恰相反,綠的承諾要生態永續,人民卻不給綠的執政機會。美國戰後繁榮的兩大標誌搖搖欲墜:金鑾殿華爾街繼汽車大城底特律崩潰之後,數度面臨金融風暴。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我是和台灣的歷史一起長大的孩子

 (10-15-2011一逸)

去年看過一次莊益增顏蘭權導演的記錄片《牽阮的手》,今晚看第二次,依然有著很深的觸動,有笑聲、有淚水,整個晚上的身心在收縮膨脹中度過。
好感動!好感恩!彷彿經過一場淚水和歷史的洗滌一般….這真正是一部值得每個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必看的歷史教材!
紀錄片以田朝明醫師和相差16歲的田媽媽孟淑的愛情故事為背景,前景則是近代60年來的台灣史。媽媽在父親強烈的反對下,和爸爸私奔,那樣堅定的毅力與勇氣就彷彿是不畏強權的國民黨的反對運動的先驅們一樣讓人震撼!
從少女時期,爸爸就引導著媽媽讀好多日文書,帶給她對普世價值的啟蒙,爸爸畢生的心願就是「台灣獨立」,維繫夫妻兩的感情不是小情小愛,而是對世間苦難的共同關懷與行動的大情大愛,共同經歷過228事件、救援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犯、關心雷震案、陪伴美麗島事件的受難者、一起走過解嚴等抗爭活動,無數次參與社會運動。
透過媽媽一家人的口述與真情告白、寫實的動畫、優美的台灣歌謠、穿插著過去反對運動的紀錄片和影像,帶著我們走過60年來台灣的苦難!讓觀眾從田媽媽與田朝明醫師的浪漫愛情故事裡,一窺台灣歷史的縱深。

不曾癒合的傷口更加潰爛

 (10-15-2011一三)


















 

課餘多關心人權議題

(10-15-2011一綸)


兩姊妹一進門,坐到餐桌,姊姊看到桌上豐富的食物,就問:「阿嬸花很多時間準備喔?」哇!真的是一個細膩、貼心的孩子。
吃飽後,輕鬆地對話,突然有個靈感,先從司法的不公不義談起,這是大家比較能感同身受的。跟她們分享:
法官誤判,沒有刑事責任;醫生誤判,有刑事責任
法官誤判,沒有民事責任;醫生誤判,有民事責任
法官誤判,由國家來賠償;醫生誤判,由自己賠償
她們都是醫學院學生,未來的醫師,聽了不免感觸:為什麼法官的權限(福利)那麼大?
接著談到邱和順的冤獄,沒有確實的犯案證據,只靠被刑求下逼出支離破碎的自白,就將人判定死罪;還有徐自強案、江國慶案等,都看到台灣法官辦案的草率、顢頇心態,歐美國家的法律以「無罪認定」,重人權、講民主,我們司法卻先斷定你有罪,你必須為自己找到無犯案的證據,才能證明無罪。

「不統」是待價而沽

(10-15-11一賢)

媒婆馬氏
聞思『我只能選一個』一文,心有慼慼焉。
國民黨馬英九提出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回應中共一個中國的說法。只要稍有邏輯思考的人不難發現,不統不獨不武其實是障眼法,為的是掩飾他與中共同聲相求卻又不便說破的買辦心態。
從他一再地強調『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就可以瞭解了。
不統的意思,不就是不贊成統一嗎?不贊成統一,就是兩個國家,還會是一中嗎?所以不統的意思,簡單的說,要不就是兩個中國,要不就是一中一台。中共跟全世界,還有台灣人都不會選擇兩個中國,因此一中一台是不統的最佳結果論。但馬英九的不統不是不統一,是待價而沽。
不獨的意思,應該就是台灣不會獨立,台灣不是一個獨立國家,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是跟中共唱和,符合『中國只有一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論調,中共從來不承認中華民國,過去沒有,將來也絕對不可能。這樣子馬英九還叫總統嗎?明年還用選總統嗎?直接選特首算了。

斯土斯民的真正相貌

 (10-15-2011一寂)
清流部落(川中島,A​lan-Gluban​)賽德克族
1930年「霧社事件」後,賽德克族人抗暴的命運……
1931年五月六日,餘生者298人被迫遷居川中島(今天的清流部落)。
1931年十月十五日,川中島106名族人被帶到埔里街參加歸順式,在郡役所有二十三位青年被點名「進去」後,官方將他們的衣服拿出來,要家人拿回去,家人內心清楚明瞭,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其中一位部落青年瓦歷斯‧巴卡哈Walis Bagah)被警察點到名時,馬上對父親說:「Betaq ta hini di!」(我們就到此為止。)
剩餘的族人,沒人多問一聲,默默搭臺車返回部落。回到部落,他們對其他人說:「我們的青年沒有了。」……
那一年,瓦歷斯‧巴卡哈Walis Bagah)二十歲,在命運之神使弄著不可知的挑戰之前,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跟至親摯愛的家人,從容告別,雖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卻蘊含著難以言諭的鎮靜。
他早準備好了!他才20歲!
是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孕育出如此成熟的心境?
從霧社到川中島,從11001400公尺的高海拔降到海拔450公尺的平臺,距離傳統領域五、六十公里之遙,氣候水土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