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自由貿易的利與弊

(09-30-2011國華)

《華爾街日報》一篇報導,談美國進口中國便宜的商品,對美國到底有沒有好處。
報導是由三位美國大學教授主導的研究計劃。研究顯示:進口中國商品使得美國人民就業機會降低,政府得額外付出失業保險金、糧票、傷殘撫恤金等社會救濟,這些額外的政府支出金額,佔了從便宜商品所獲得利益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也就是說,進口中國商品的獲利,有一大部份被抵消掉,且這還沒有計算工人失去工作後的個人損失。
200年前英國經濟學家李嘉圖說:「每個國家都做他的最好,再來強弱互補」,這個說法証諸近10年的發展已不盡然。中國經濟的大幅成長,的確有助於低廉生活用品(衣服、玩具、電器、電腦等)的進口與美國重機械的出口,但低工資產業的外移,也傷害了本國的就業機會。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一堂警大消防系教授的課

(09-30-2011一虹)

有一堂警察大學消防系的簡賢文教授的課,雖然一開始想到警察就聯想中共,潛意識裡很有距離,但他一開口我就喜歡上他了!
簡賢文說:(計畫案送審)不會吵架的案子是假的計畫,敢把別人沒有的東西寫入計畫一定會吵架,民主時代不要怕對立,做事一定要有熱情。他曾在會議中指出修建「草山行館」的建築師不入流,正巧那位建築師也在場,他不會尷尬,若不說,對方可能繼續犯下這些錯。
參觀日本的防災訓練,連一般平民老太太也會使用消防噴水器材,不像台灣器材笨重,一定要專業消防員2人以上的操作。他特別強調救災觀念,古蹟防災不是消防局的責任,而是管理員必備的知識(管理員同時也要比復建的建築師更專業),因為通常還未等到消防員,古蹟已毀損差不多了!
又說台灣古蹟的消防設備都漆鮮紅色,與古蹟很不搭調,而古蹟管理員也不會或不想去操作,要等消防局來救災,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偏偏下一堂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主講的課,實務正是如此,令人義憤填膺)

病因是眼睛感冒了

 (09-30-2011一離)
雅回來電話,電話中聽到她說,從09-05-2011眼疾,右眼都快看不見了到高醫急診,隔天96到昨天929,一共20天一連串的檢查,直到今天看最後一次的檢查報告,醫生才說出病因---是眼睛感冒了急性結膜炎
她說她聽到的瞬間,整個人都聽傻了,還有,從眼疾發作戴眼鏡視力都不到0.3,今天恢復到0.8,醫生居然問她是怎麼恢復的?她說,她聽到的時候,心裡想,你是什麼「兩光醫生」啊!終於可以理解,曾經聽人家說「,只要看錯醫生,真的會活著進去死著出來」,實在有夠離譜!
談到這裡她真的很感恩能認識晉瑋,還好有晉瑋帶去給舅媽治療,才日見好轉,還有定課的陪伴,她說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 漱洗後就到頂樓看天空看河堤旁的綠樹,吸氣看遠呼氣看近,隨著呼吸一遠一近一前一後來回按摩推拿,發現視力可以這麼快的恢復,除了靠藥物外,主要是還有呼吸的按摩,她相信透過呼吸帶來休息與調養,兩者相輔相成,才會有今日的喜樂輕安!

正港台灣的「建國一百」

 (09-30-2011吳樹民)

若真要紀念「建國一百」,從台灣近代史來看,可能只有一人,那就是既為「一百行動聯盟」精神領袖,又是「建國黨」創辦人的李鎮源院士,才是名副其實、貨真價實的「建國一百」。
李院士不但是國際蛇毒的權威,更是台灣民主與國家認同的重要推手。1991年十月,由李院士所領導的「一百行動聯盟」,在其「反閱兵、廢除刑法第一百條惡 法」訴求下,致使立法院在社會壓力下,終在1992年五月三讀通過刑法第一百條修正案,廢除言論、和平內亂罪,奠下台灣言論自由與民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台灣會是中國一省嗎

 (09-29-2011 一止)

只與中國一國往來,政治上台灣會成為中國的一省,我們可以來問一個問題,真的願意做中國的屬地?給中國保護稱之為佔領,軍事公安司法全歸中國,這樣的佔領及政治體質將是官僚資本主義的中央集權,我們是不喜歡的。
中國也想要有選舉,但這樣選舉會像是俄羅斯式或新加坡式的選舉,好一點的會像新加坡,但還是操控式的選舉,操弄民主機制,遂行一黨獨大
我們考慮到的是~台灣對中國可以貢獻什麼?
若照現在這樣的趨勢,臺灣能貢獻給中國的很少,因為我們的選舉做得不清明、不公平,政黨政治也做得不好,中國人注定是看不起台灣人的,這不是挑撥,這是注定的,就像李敖瞧不起台灣人一樣~李敖代表廣大的中國人,從不講共黨產不好,只講國民黨不好,民進黨不好~
親中已讓台灣更孤立,也讓台灣對外界更不瞭解,即使網路這麼發達,我們對印度、巴西等國家,都非常陌生~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注意力都在中國~一直看中國就很妨礙認識其他國家,一直親中,自然就會以中國的角度看世界,整個眼界給中國罩住,眼界就打不開來,親中是個鎖國~

「親中」會失去眼界

(09-29-2011一綸)

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台灣真正走向“發達”的時代。亞洲四小龍之一
師近日開示說,台灣邁向民主化過程需要面對一些根源性問題:民國百年純屬虛構、黨產不公不義待清理、軍官司法官檢警人員的黨性是政爭(行政不中立)的源頭(需要退黨)、退除役將官介入選舉、產業風險未分散。
師幫我看到問題的核心,且越看越深入。當我的問題(危機)意識有迫在眉睫之感時,心裡會有好大一股願力~要將所知台灣面臨的困難以及普世價值的重要性,用整個生命力去分享,找五個人、十個人,有機會就講,就像分享法音的托缽一樣,因為太多人需要醒轉過來了!
「親中才是真正的鎖國」,師談到「親中」會導致我們只用中國的眼光在看世界,不是用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的眼光在看,眼界打不開;經濟上、政治上,我們將完全變成中國的附屬國,把中國奉為宗主國,而中國並沒有放棄武力犯台、一心想要將台灣納為他的一省,陸委會聯絡處長盧長水日前已明說:「中國軍力的擴張及對台軍事威脅至今未減反增,確實讓台灣人民受到威脅」,完全戳穿馬英九任內已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謊言。親中是自我矮化,是一味退讓的歸附。
不管政治、外交、經濟,都不能親中,都要保持距離,不然台灣會變得邊緣化,會被看不起,中國會說台灣是靠他們吃飯,台灣的經濟快完蛋時是被他們救起來的…。

親中不可能有台灣的驕傲

 (09-29-2011一如)
坂本龍馬1835-1867
走在巷子內,望著金華國中圍牆旁,長的高立的台灣欒樹,樹梢開著一串串澄黃繽紛的花絮,有著秋收的色彩,看著台灣特有品種的欒樹,有著面對貧困環境的韌性。
想到師開示,台灣政治親中現況,如眾星拱月,以中國為中心來看事情,注定失去國際眼光,與日、韓、美、巴西、歐盟疏遠,經濟上完全變成中國的附屬國,一窩蜂往大陸投資設廠,沒有分散風險,…,這種鎖國政策,會為台灣帶來一連串不可逆轉的危機而不自知,…,怎麼會這樣一面倒的短視?沒有高瞻遠矚的遠見!此時靈光乍現,想到社會最大的問題,大部分的人活著沒有夢想,如同豬,…對啊!沒有夢想,沒有嚮往,就無法活出自己的最真最好最嚮往,而找到心,才能找到信心啊!
原來是缺乏對台灣的信心,沒有活出台灣的尊嚴(靈魂)。臺灣在政治上不需要一味地往中國靠攏。沒邦交,完全無礙與各國生意的往來。生意做起來,國民外交必然跟著做起來。不跟各國生意上「交關」,各國無從認識到臺灣。只跟中國「交關」,臺灣注定從外交上孤立,變成全面孤立。
親中不可能有台灣的驕傲,只會讓中共覺得「臺灣沒有中國就活不成」。是妳們臺商有求於我,要利用廉價工資,來我們這兒賺錢,中國人對臺商不會心存感激,因為對他們沒有實質貢獻。台灣可以迴向什麼給中國?如果他們對台灣的印象只是,暴力選舉,亂,沒有好的政黨政治、司法正義、行政中立…。那只會讓中國人瞧不起台灣人。
臺灣需要靠與各國「交關」的經濟才能生存,並努力推動普世價值與學法的機會,才能呼喚苦難的中國走出貧富懸殊與濫權侵權。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從過去的緊箍咒中走出來

 (09-27-2011一寂)
不是藍綠衝突
快下課了,課程也讓它到一個段落,分享也提醒著「有機會可以去看看賽德克巴萊,老師推薦。」
「老師,你為什麼要推薦這一部電影?」
看著這一批九年級的學生,開學到現在,四週了,還是有點陌生又有點距離的感覺,到今天,總算跟歷史老師有些對話了。
「真的想要知道為什麼嗎?」
台下的學生點點頭。
轉身在黑板上寫著「藍綠」,然後在旁邊打個叉。
「台灣真正的問題,不是藍綠」
然後,在「藍綠」的旁邊再寫上「國家認同」。
「台灣真正的問題在『國家認同』,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會讓自己的孩子在國民教育階段學習兩個國家的歷史,而且,中國史的內容份量,遠比台灣史,還要詳細……

親中才是真正的鎖國

 (09-27-2011一湛)

兩岸共同市場=高失業+低薪資
靜靜聆聽虛空開示,那種深情與通透,那樣的聲聲呼喚,鼓勵我們把感情用上,聚焦,找到最對的點來寫,流動的帶出方向,小溪流慢慢匯聚成大河流,我們能給世間什麼?普世價值、慈悲喜捨、身口意清淨、、、。
一開始發心就要對,用法身來觸來回應,世間需要的是法,不是你我他,是精準,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身口意有沒有多一個少一個,對人是否真情流露,只要有愛到不了的地方,就一定是卡卡不流動,要很謙虛的讓外身來教正,回到法的基準點。
台灣的問題不是藍綠,是國族認同,是政治主張,是每件事的實質內涵,是有沒有把世間苦難放在心上,台灣的問題寫不完,太多的不公不義,導源於假和平的統一幻想,公權力集中腐化,無視於一般民眾的生計,有太多的人對別人的苦難無動於衷,有太多的人還相信執政黨所編造的建國百年、一個中國。我們要如何做到不被統一?需要民眾覺醒,需要一傳十十傳百的教化,需要心平氣和、抽絲剝繭、化繁為簡、提綱挈領,需要深入每個問題的核心,喚醒大家的關注,對真善美生命的嚮往。
台灣要有尊嚴的活著,不要繞著中共轉,只要大家認同台灣祖國的獨立性,有堅實的共識,中共是不敢打一個民主台灣的,執政黨甘做「一個中國」的馬前卒,才是中共「光復」台灣的關鍵性內應。「親中不親美」已逼使臺灣只能受中共「保護」,讓國防失去防衛能力是執政黨對「和平統一」的輸誠效忠。

「中華民國」確保黨軍不分

 (09-27-2011一三)
晚上聚會時,朋友談到總政治作戰局網站中有一篇文章談到「行政中立」,其中一段是這麼寫著…
國軍官兵做為民主時代的公民,「不介入政治」與「嚴守行政中立」早已形成國軍的優良傳統。我國憲法第138條明白揭示:「全國陸海空軍,應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之外,效忠國家,愛護人民。」同時,國防法第六條也規定:「中華民國陸海空軍,應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依法保持政治中立。」國軍官兵對此應有深切的認知。
然而,部隊真的做到行政中立,真的做到國家化了嗎?
記得軍校一年級時,學校開始吸收國民黨黨員,那時候自己因為紀錄不佳,第一波竟未被吸收,直到隔年才正式入黨。軍校學生必須是國民黨黨員,這在當時是公開的祕密。軍中政戰人員就是所謂的黨書記,他們負責吸收黨員、入黨登記與收受黨費。除此之外,選舉時分配責任區,配票給特定的國民黨候選人,特別是選情告急的地方,回到部隊還必須檢查身份證是否按「規定」投票。這些例行公事,在每一個軍人心中都是理所當然的。
隨著台灣的民主化,部隊不再敢公然地吸收國民黨黨員、收受黨費,也同時強調不能穿著軍服出現在選舉場合,也不允許候選人進入營區。嚴格來說,軍隊的資訊來自政治教育,它從不鼓勵軍人聽政見發表會,特別是黨外的政見。解嚴以後,民進黨成立並開始壯大,電視畫面也開始出現民進黨在立法院衝撞體制的大動作。然而,當時的電視台只有三家,也就是省營的台視、黨營的中視與國防部經營的華視,而華視就是軍中莒光日教學的製播頻道。在反覆的播放與評論中,民進黨已然和「暴力黨」劃上等號。這些事,在每一個軍人的心中,一切仍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