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走進光電雲牆

 (01-23-2012一曄)
2點多,玉茹突然來找我出門,開車去台南縣做區域考察,順便遊玩。玉茹是台灣史的專家,隨著她的車來到永康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時,看到園區那麼大、非常現代先進的外觀,內心暗自驚奇。玉茹說這個博物館去年10月底開幕的。那時,馬英九原本說好要親自來參加,但沒想到他選擇去了永康的國民黨競選總部,取消來此主持開幕。
多謝民進黨執政了8年,否則今天不會有這個博物館了。
可惜大年初一閉館,聽玉茹說裡面藏書豐富,研究學問的條件很好。後來車子轉到了台江內海一帶,順著路線,糊里糊塗地開進了鹿耳門媽祖宮社區裡的「顯宮」。不太清楚顯宮是什麼?只知道安南區這一帶以媽祖宮為中心成立了一個社區管理中心,很多的民間組織,都掛在下面。途中看到「社區照顧中心」的看板。想到蔡英文的政見裡提到,「要在每個社區成立照顧中心」(包括育兒扶老等),不知是否是以台南的社區經驗延伸出來的構想?很好奇,「社區照顧中心」真實情況是如何運作的?不知台南其他社區也有同樣的編制嗎?
跟著玉茹(還有她的小姪子、小姪女),走在媽祖宮的裡裡外外。好像有安太歲的特別節目。廣場擠的密密麻麻的。人好多呀!裡面還有小的放映廳,探頭進去看了一下,是卡通版的「林默娘傳」。程度應該是幼稚園到小學三年級左右,裡面的少年默娘好像會高超的獨門武功的樣子?可見廟方很有錢啦,可以特別製作這樣的片子。
在往外走去,是公園和民宅。建設的挺好的。開車出去,都是魚塭。這一帶很有趣的樣子,難怪可以成立台江內海國家公園
以前對台南很陌生,不知道安南區一帶是海埔新生地,就是以前的「內海」。沿路看到許多新蓋的房子。玉茹說:會淹水喔!前一陣子,連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都淹了。內行人不會選住這裡的。跟玉茹出門,才知道有當地歷史地理知識,真是好處多多。
在天色變暗之前回到家。母親還沒煮菜。我就隨手做了三樣簡單的菜,跟父母親一起用。跟早上一樣簡單樸素,全部吃光。


版主:
        其實台史館整整歷經2003年年底才動工,1992年當時的省主席連戰就說要蓋了,整完地就放著長草,直到阿扁執政才看到行政大樓完工啟用,光電雲牆今年初才裝上去。博物館建築以4個核心意象-「渡海、鯤身、雲牆、融合」為主題。
館前水池,意喻先民穿過黑水溝來到臺灣的渡海意象,然後先民遠眺海外沙岡,倏見鯤鯓,「鬱然蒼翠」,像浮於水面之鯨背,故名鯤身,俗寫作「鯤鯓」。有人說,衛星照片所見的臺灣,活像一頭大鯨在蔚藍的海洋中悠游。
以開發最早的臺南一帶來說,原來波濤直拍赤嵌樓下,安平懸在海外,二地間的內海潟湖的沙洲稱作「臺江」。安平不是一個孤島,其左有七個沙岡,一鯤身、二鯤身以至七鯤身,迤邐而南,止於二贊行溪口,即今日臺南市四草到灣裡一線的漁村。
太陽能光電雲牆,代表著渡海時眼前豁然開朗、充滿希望的景象。
園區內擷取了漢人合院紅磚建築、原住民干欄式建築與石板屋等建築語彙,展現融合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