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敵人送來的木馬

(07-31-2012黃國鉅)

在反對國民教育的聲音中,常聽到一種說法:「我們不反對國民教育,但內容不可偏頗,要提六四等……」先贊同對方的前提,再斟酌內容。這等於敵人送一隻木馬來,守城的人竟先讓木馬進城,然後才慢慢看它肚子裏裝的是什麼。如此開門引虎,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而不知。
所謂國民教育,英文叫national education,光看此詞已經不倫不類,惹人生疑。有人說國民教育外國也有,是每個國家的責任云云。此乃混淆視聽之說!觀乎民主自由國家,只聞有「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而未聞有「國民教育」(北韓、伊朗等獨裁專制國家自然除外)。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民認識自己作為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從立國歷史、憲法精神、政治制度、人民基本權利等,培養成有意識和責任感的公民,是智性的認識,與所謂國民教育的「認同祖國、培養民族自豪感」的感性認識,兩者風馬牛不相及,且互相牴觸。

旺中併購案的「陰謀」

(07-31-2012林保華)

因為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可疑心態,導致旺中併購案拖延時日,先是迴避,在受到輿論譴責,可能還有上級的壓力,在避無可避的情況下,在拖無可拖的情況下,才在「畢業」以前趕上末班車來通過,也因為行事匆促,再鬧出新風波,而且愈來愈不堪。
在強大的反對聲浪下,NCC在末班車做的,是為旺中併購案設下條件,才批准併購。為了這些條件,NCC事先與旺旺老闆蔡衍明密談,相信是得到他的同意,才公佈這些條件。NCC原先以為,這樣就可以草率交貨,即使因為處理不當會有許多後遺症,哪管以後洪水滔天,也是下任NCC的事情,與現任無關了。

封殺「直接民主」的劊子手

(07-31-2012黃帝穎)
一、前言
       
日前最高行政法院就台聯ECFA公投案屢遭行政院公審會駁回,判決中選會敗訴,公審會形式上「依法行政」,對於台聯ECFA公投案召開公聽會審議,卻有諸多程序瑕疵,不論結果如何,恐已難昭公信。       
對此,台聯訴訟與聽證會代理人、律師高涌誠表示,聽證會是準訴訟程序,行政機關應保持中立,主持聽證會的公審會主委趙永茂ECFA行政訴訟的「被告」,卻成為聽證會主持人,根本是球員兼裁判,如何期待能公平審理呢?
二、公審會審議之程序不法       
聽證程序乃將行政過程「審判程序化」,透過猶如法官角色之中立主持人主持程序,由當事人、利害關係人、證人、鑑定人與其他機關指定人員,對問題爭點進行討論與攻防,程序相當嚴謹,而世界民主國家對於「審判程序」皆以公開審理為原則,我國也不例外。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靈魂共振的交響情書

(07-30-2012渼娟)

由一把double bass, cello,用卡農方式,一樣樂器一個一個加進來,管樂、絃樂、定音鼓,合唱,團員就像路人一樣,穿著輕便服裝,街頭就是舞台,這是一種很親民的方式(只是好奇他們如何收音,音質挺不錯的)。
選了貝多芬的歡樂頌,是很入街頭民眾的心,選擇這些可以攜帶移動的樂器,確實有便利性,所以為何先讓double bass, cello先開始是有原因的。街頭藝術的曲風,幾乎都會選擇中、快版的樂曲,或耳熟能詳的音樂,攸關活動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原版的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將近10分鐘,搬到戶外,濃縮5分半是很務實的編曲,讓人產生新鮮好奇感外,也凝聚了世人對樂聖~貝多芬的尊敬外,也享受這偉大音樂巨擘的力量,直指人心。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林益世案大案小辦

(07-29-2012南方朔)
《林益世案》鬧到現在已經滿月,這個案子如果不是地勇公司負責人陳啟祥有錄音為證,我敢打賭,縱使鬧到今天,林益世一定沒事人一樣的繼續在政壇叱吒風雲。他一定意思一下的被約談,然後即飭回,不可能被收押。
有犯罪錄音為證 才能一刀斃命
這就是台灣司法的悲哀,司法有檢調及審判兩支,司法的檢調權乃是行政權的一部份,它要辦誰,要約談誰,甚至要收押誰,都受到當政者的意志所左右。
《林益世案》最初爆發時,許多藍色名嘴就在有心人設陷阱上做文章,要幫林益世的無罪找理由,但陳啟祥顯然見多識廣,他知道如果沒有錄音為證,這個案子一定被吃案吃掉,因此他才弄出來錄音這一招。

免於吃屎的自由

(07-29-2012鍾祖康)
 
香港教育當局決定向香港學生硬推中國式國民教育,其中一個主要教材就是《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事件引起極大風暴,越來越多家長站出來拼死頑抗。這場將以香港學生的是非價值觀為代價的大風暴,給所有還對中國有幻想的台灣人上了寶貴一課。
原本,一個道德破產、草菅人命、纂改歷史的政權,一個按照孟子的「反暴政論」可予討伐的政權,憑什麼向人民宣揚國民教育?但,我還是靜心讀完這本將塗炭無數幼弱生靈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
通書所述,許多看來是照搬中國左王潘維的爛文〈當代中華體制——中國模式的經濟、政治、社會解析〉(收錄於《中國模式---解讀人民共和國的60年》)。但離奇的是,在十九種參考書目中竟不見潘維的名字及其著作。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唐山過台灣的來信

(07-25-2012陳水扁 )

北京天安門六四事件23週年甫過,我收到一封519日寄自中國河北省唐山市的來信。那是一位八十歲的老太太趙玉蘭女士寫的,信封上斗大的字「前總統陳水扁」,還是寄得出來,只是「唐山過台灣」花了18天才收得到。
趙女士細訴全家求助無門的苦情,特別來信要我交給《壹週刊》等媒體,將她家裡遭受中國慘絕人寰迫害的真相告知台灣全國民眾。
趙老太太自稱是唐山鍋爐容器廠失業工人。丈夫的二哥於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1950年中國大陸擴大鎮反肅反,家中多人被共產黨殘酷欺壓,1958年被唐山公安抄家霸產,掃地出門。因上告控訴,她本人被關押二年,丈夫被打成台灣特務和反革命家屬,關押四年。長子考入解放軍南京外語學院,亦因向公安局告狀遭毒打,並被收繳院校軍人學生身分證。1981全家四口受到公安逮捕,丈夫及長子在沒有起訴書及判決書的狀況下,因莫須有的「反革命煽動罪」入獄16年。而她及次子被捕20次,關押審查16次。
由於丈夫長期遭受慘無人道的迫害,目前下肢癱瘓,雙目失明,全家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始寫信求助,希望大陸當局早日幫她們平反,並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
六四事件被羅織的罪名也是「反革命暴亂」,因「六四」下台的前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就是被扣上「支持動亂」及「分裂黨」的帽子。1997912日軟禁在家的趙紫陽寫信給中共十五大主席團,要求對六四事件重新評價,也就是平反。趙紫陽說:「那次學潮不管再怎麼偏激、錯誤和可指責之處,但把它定性為『反革命暴亂』是沒有根據的。既然不是反革命暴亂,就不應該採取武裝鎮壓的手段解決」;「當時學生中的多數,是要求懲治腐敗和促進政治改革的,並不是要推翻共產黨,顛覆共和國」。
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推動經濟的改革開放,但在政治上只有與根本制度無關的行政改革。正如趙紫陽所說:「鄧小平主張的是在堅持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前提下的改革,改革是為了進一步地鞏固共產黨的一黨專政,任何影響和削弱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改革,都是鄧小平堅決拒絕的。」專政是維穩的武器,鄧小平極為厭惡民眾用遊行、請願、鬧事的方式表達意見,除了立法禁止外,一旦出現這樣的事情,他就主張快刀斬亂麻,用強硬的手段壓制。照乎此,對「六四」的武裝鎮壓及屠殺無辜,也就不足為奇了!誰危及共產黨的執政地位,誰就是「反革命」,誰就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不是人頭落地,就是打進黑牢。
「六四」23週年前夕,被指為六四事件幕後黑手的前北京市長、市委書記陳希同,在香港出版回憶錄,為自己喊冤。陳希同在《陳希同親述;眾口爍金難爍金──保外就醫的陳希同2011-2012年談話記錄》自稱,他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他在六四事件承擔過多責任,其實他只是傀儡。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說他是北京市戒嚴總指揮,他根本就不知道。他否認向鄧小平「謊報軍情」,導致鄧小平大怒下令戒嚴,鄧小平怎會被欺騙?不要低估鄧小平。
趙紫陽在《國家的囚徒──趙紫陽的祕密錄音》一書提到,他和鄧小平對學潮的性質和鎮壓將會引起的後果,在認知上有所不同。他說他要對歷史負責,「絕不做鎮壓學生的總書記」。這在經過三年多審查,最後臚列30條罪狀,也有提到1989517日下午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是中央對制止動亂作出重大部署的重要會議,鄧小平堅決支持常委多數意志,為了制止動亂,會議決定立即調動軍隊進駐北京,對北京部分地區實施戒嚴。趙紫陽則認為戒嚴將帶來嚴重後果,表示無法執行。
趙紫陽明確指出,517日下午的常會是在鄧小平家裡開的,更是鄧小平拍板決定要調動軍隊進京,並實施戒嚴,同時指定李鵬、楊尚昆、喬石三人小組,負責執行。會後幾天,趙紫陽名為中央總書記,但權力已被總理李鵬等人架空。六月三日晚上,趙紫陽和家人在院子裡乘涼,聽見街上槍響,一場原本可以避免的歷史悲劇還是不幸發生了。
「六四」三年後,趙紫陽針對「六四」提出沒有根據的三個問題:一.學潮是一場有領導、有計畫、有預謀的政治鬥爭嗎?二.這場動亂是要顛覆共和國、推翻共產黨嗎?三.將「六四」定性為反革命動亂,站得住腳嗎?顯然答案都是否定的。
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是「六四」受益者,他從上海市委書記接替趙紫陽的遺缺,成為中央總書記。
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於「六四」那年一月走馬出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是中共第七位的治藏大臣。不到三個月,拉薩爆發高舉「雪山獅子旗」,呼喊「西藏獨立」的示威遊行活動,胡錦濤立即實施戒嚴,出動軍隊、坦克進行武裝鎮壓,死傷無數。一九八九年剛好是西藏抗暴三十週年。三個月後發生六四事件,胡錦濤是站在「三五」事件坦克面前力挺中央對「六四」血腥鎮壓的,1992年被升為政治局常委,後來成為鄧小平欽定的新領導人。
即將接任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的習近平,在「六四」發生時,他是福建寧德地委書記,兼寧德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這樣的人事安排多少和「六四」有關。
198087年擔任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因學潮在8716日被迫解職;1989415日死後的追悼會引發更大學潮,最後被鄧小平調集幾十萬軍隊血洗天安門廣場。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是中共元老,他在中南海的權鬥中,和胡耀邦站在一起要求鄧小平退下來。結果鄧小平不退,胡耀邦被罷黜、習仲勛也隨著失勢。影響所及,連習近平都明升暗降,從三年廈門市副市長「貶」到相對落後的寧德地區,但也因此讓習近平有幸避開「六四」的腥風血雨。
二二八事件基金會的研究報告指出,蔣介石是「二二八」的元凶,那已經是我的時代。「二二八」在兩蔣四十年主政期間都是政治禁忌,直到李登輝時代才認錯補償,建二二八紀念碑。我上台後,正式回復名譽,訂二二八為國定和平日放假一天,並成立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六四」已過二十三年,何時可以平反翻案,誰敢說鄧小平是「六四」元凶?被鄧小平欽定為中共領導人的江澤民、胡錦濤不能,「尊老擁軍」的習近平能嗎?台灣的《刑法一百條》20年前已廢掉,中國的《刑法一百條》──「反革命煽動罪」不廢,「六四」和趙家的冤獄平反將很難到來!

版主:這篇文章從6月上旬到出刊,至少琢磨一個半月,與昔日快筆敏思的他一比,阿扁「退化」得好嚴重!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觀審制四不像

(07-24-2012黃帝穎)

一、前言

        
為了回應人民對「恐龍法官」的疑慮,司法院獨創「觀審制」,以用來回應人民期待,雖然人民參與審判成為台灣社會的共識,但有別於美國「陪審制」與日本「參審制」,司法院仍堅持獨創「觀審制」。
        然而「觀審制」的立法目的,並非落實憲法第二條「國民主權原則」,且司法院版本《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民間司改會也點出四大缺失,包括:1.剝奪實質決定權,人民淪為觀審的背書花瓶。2.剝奪程序選擇權,被告淪為人命實驗的白老鼠。3.專斷封閉與草率的決策和研議程序。4.欠缺完整配套,負面衝擊嚴重。
        
基此,律師鄭文龍倡議推動「陪審制」,以真正落實司法「民主化」,本文就「陪審制」與「觀審制」,為初步之憲法觀察與分析。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台灣人民的「活路外交」

(07-23-2012顏利真)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副主席伯曼眾議員Howard Berman

臺灣不再是中國臺灣
美國「國土安全部」表示,今後台灣旅客所持有的I-94」入境卡將以「台灣」為其國籍。這是在美國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長期努力的結果。
199410月,FAPA成功促使「國務院技術修正法案」通過使台美人的美國護照出生地可以「台灣」取代「中國」。接著19985月,在國會聽證會作證,要求在人口普查問卷的族裔欄內加入「Taiwanese」。2008年,更向國務院抗議台灣移民在申請入籍美國時,屢被要求不得在「原國籍」或「出生地」欄填寫「台灣」,而必須填「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台灣,中國」的不合理情形。經此抗議,國務院才確認:填寫「台灣」才是正確的。今日,「I-94」表格的獲得正名,即是FAPA主動出擊的成果。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剛好是暖身

(07-22-2012韻雅)

參與巡演的5位成員

下午有十多位美國學者教授來看《聲動》的排練,Scott很重視這個交流,努力配合他們的行程時間,雖然我不是很了解這群人的重要性,盡量配合打掃排練場、準備飲水。
等候的期間有些小狀況,對方的巴士司機竟然開到我們山上的住家,而我們是在排練場等候,當下我對Scott說話的語氣有點責備他給錯資訊,結果他情緒很反彈。我不該在情況已經緊張的時候檢討事情,總是太快反應,要學習涵容與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