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得知馬英九總統請他的「密友」金溥聰出來指導公民記者的培訓,如果不論總統委託自家人培訓新聞從業人員這事的荒謬(馬大概以為大學的新聞系都關門了吧),光從馬英九總統始終不忘幫「密友」安排工作這點來看,這新聞倒是挺溫馨的。
於是我試著揣摩金溥聰的新聞專業,幫「新台灣人文教育基金會」擬定一份課程表,希望金馬笑納。
一、政媒兩棲才是王道。就是教導記者,政治不能沒有媒體撐腰,因此選舉時邀請諸如趙少康這樣的媒體人來當顧問就很重要,進可攻退可守,非常好用,大家要銘記在心。
二、新聞置入能搞就搞。雖說新聞的置入性行銷始於民進黨執政,但是金馬體制發揚光大,一直到《中時》前成員黃哲斌必須「搭噴射機離開」以明志,才立法禁止,可是,國民黨政府的置入性行銷絕跡了嗎?哈哈哈。
三、修理記者手法要屌。其實記者見到有靠山的官員竟然沒有矮三分,基本上就是得好好修理的對象。所以要教育記者,報導有權有勢者的新聞,一定要記住,「他們可是有你們總編輯手機號碼的喔,要好好寫」,或強調,「不要掀那些有新聞系教書背景官員的底,要不然他把你們寫的新聞在課堂上當負面教材用,你們會死得很慘。」

操作議題打了就跑
五、動輒提告噤聲法寶。其實,做為一個總統,如果要訓練自己的記者,千萬要讓他們知道,黨政高官是不能隨便批評的,敢囉唆的,先告再講,一定要讓新生代記者知道,媒體的天職就是幫政府包裝,那些天生反骨、懂點新聞倫理的記者,下場就是跑法院──雖然他並不是司法記者。
六、操作議題打了就跑。以選舉期間金溥聰先蔡英文抵達華府為例,機靈的記者,一定要想方設法為主子把兩個不對等的新聞搞成勢均力敵,這樣才拿得到採訪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