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俗又大碗」的健保

(07-17-2012一恩)

在雜誌上看到一位赴英國旅遊的民眾,因為喉嚨卡到魚刺就醫,她在附近診所花了一小時左右完成登記,接著開了十幾公里的車才抵達轉診醫院進行「手術」,總共花費約等於新台幣38萬元。
回想幾年前我也曾到過樓下耳鼻喉科診所拔過魚刺,花費是台幣200(掛號費),與那位小姐相較之下,發現自己真的太幸福了!記得當時因為時間已晚,診所正準備打烊,不過,醫生還是願意幫忙…,內心非常感恩,感恩台灣有這麼方便又「便宜」的健保。
CNN報導,美國人平均1年只到醫院4次,台灣人卻多達14。究竟是台灣人身體特別差,還是把上醫院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只是,隨著民眾對於健保資源的浪費與醫療常識的無知,台灣這「俗又大碗」的健保已瀕臨崩盤危機。

早在十幾年前我在婦產科診所幫忙時,婦產科的醫療糾紛比率就已高高居上,而現在的醫療糾紛比例竟高達二比一,所謂的內外婦兒及急診已是所有醫學院學生最沒人敢要的選擇,人們謔稱勞委會變老(闆)委員會,衛生署變「醫院老闆」署,見諸大部分醫院評鑑幾乎都造假,所有的醫院多以賺錢為目的,壓低人事成本的企管是當今醫院經營的最核心理念,壓榨醫護人員勞力的經營方式早已司空見慣,甚至變成醫院「棄」管的主要模式。
有位成績極優異的醫學院高材生當年曾信誓旦旦跟教授說,她要走超越國界的泌尿外科,後來無奈的放棄了。她說:「在短短實習的那一年,上從主任、下到基層護理人員,幾乎都被病患告過…。」
對當今醫病關係失望不已的她,只好放棄自己的理想,退而求其次從事較少醫療糾紛的科別…。
心想,難道以後幫我們開刀救命的醫師,都將是一些成績「吊車尾」的醫師或從菲律賓進口…。衛生署長曾倡導醫療糾紛「除罪化」,後遭到強烈反彈,而後來的「明確化」與「合理化」其實仍有實施的困難…。
我的母親曾因嚴重肝硬化造成食道靜脈瘤破裂…,幾次因吐血進出醫院後,內科醫師決定幫她做靜脈瘤破裂處的「硬化」內視鏡手術,只是或許因內科醫師的訓練不足,造成了侵入性肺炎…,經過一陣子的折磨,老人家提早離開了人世。
當我看到那位醫師為了自己所「犯」的過失自責不已時(母親過世,他哭紅了眼),我看到的是醫院的政策不當(內科醫師做內視鏡手術是否有欠妥當?)
看到所有醫護人員每天都忙得昏天暗地,內心除了感恩與感嘆外,其實是沒有怨恨的,因為即使救回了早已如風中殘燭的母親,相信對老人家而言,也可能是更殘忍的折磨。
只是,所謂的醫療糾紛層出不窮,到底是醫護人員的過失,還是死要錢的大醫院老闆的政策與道德良心需要更多的監督和呼喚呢?
沉富雄說目前有15萬護理人員不務「正」業,而當今醫療院所卻有9萬名護士缺,這樣的護士荒造成無止盡的過勞與惡性循環。長庚醫院是服務業中利潤排第八位的一級教學醫院,雖台塑股票提高了利潤比例,但「行內」人都知道院方對醫護人員的人事管理之冷血與壓榨,讓人無比憂心。
我有位住美國的朋友,因為沒有健保和保險,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深怕無法負擔重病的醫藥費,反觀台灣目前的二代健保,很多民眾幾乎沒有就醫等級分類的習慣,所以大醫院看小病便成了「常態」,雖然現在累垮的是護理人員,但瀕臨崩盤的醫療體系,除了政府的政策亟需導正外,民眾的醫療教育與一顆感恩的心,更是拯救目前岌岌可危的健保最根本的藥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