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強化一黨之私的新聞局

 (10-11-2011悠然)

   
昨天是「中華民國1001010日」,一個數字上看起來很漂亮的日子。遇到中國人就把一切象徵國家主權的標誌收起來,對內卻喜歡以「中華民國」的正統繼承人自居的馬政府,自然要熱鬧慶祝。這個慶典的花樣之一,是新聞局編纂了部《百年風華》,要把這一百年來值得紀念的事蹟大書特書。
引人側目的是,這部官樣文章雖然也請李登輝前總統撰文紀念八田與一,卻刻意在本書的封面中,獨漏他與陳水扁前總統的照片,意味著馬政府眼中這兩位前總統是不存在的。如果對照國民黨黨部在總理、總裁和歷代黨主席的肖像中拿掉李登輝,把他擔任黨主席的時光一筆勾消,我們似乎可以理解這群黨國不分的人是怎樣看待歷史的:凡是不符合自己集團利益的史實,一概視而不見。正如國中小教科書不會按照國際法正確地教導學童「中華民國最早的合法政府」是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 徐世昌等人延續的北洋政府,而「廣東的軍政府」其實是叛亂團體;反而按照中國古代史書的寫法把廣東軍政府當成正朔。這種昧於史實的作法在專制時代見怪不怪,但在民主時代就顯得好笑。更可議的是,行政院新聞局拿人民納稅人的錢去強化這種一黨之私的偏見,羞辱的不是李陳兩位前總統,而是身為國家主人的全體公民。
李登輝時代始於19881月他繼任總統,結束於20005月交棒給陳水扁。有些人懷念兩蔣,說蔣經國把台灣建設得多好,當年是台灣的黃金歲月。其實蔣經國亡故時,台灣的GDP才不到6千美元李登輝執政12年的結果,台灣的GDP成長到14千多美元,遠不只是倍增而已。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李登輝對經濟的貢獻,其實比兩蔣大多了。
有人把台灣的民主化都歸功給蔣經國的拍版解嚴和開放黨禁、報禁,其實蔣經國是因為江南案、陳文成案、美麗島事件惹惱美國,對蔣政權施加極大的壓力,國內反對聲浪也已經高漲,不能一味鎮壓,因此被迫做出改革的決策。美國施壓於外,台灣人民抗爭於內,統治者只有說出「時代在變,我們也要改變」的話,才是聰明的。這其實不能算是他仁慈的施予,而是被迫讓步的結果。而且他晚年身體欠佳,解嚴的工作根本是交付給當時由李登輝帶領的工作小組去研究、推動的。民主最粗淺、最表象的形式就是政府和國會由人民選舉產生。如果從這個定義來看,台灣人民可以選舉自己的總統並全面改選國會議員,也是在李登輝時代成就的當時主張搞個非驢非馬的「委任直選」,以民主之名、行獨裁之實的,是馬英九。
李登輝使民主成為台灣的重要資產,藉此打破了兩蔣時代國際社會對於台灣是獨裁國家的惡劣形象,藉此而打開台灣的國際通路,並保障了台灣的安全。馬英九說他自己購買的軍火超越李扁,其實台灣的F-16、幻象2000、拉法葉等重要軍火,根本都是在李登輝時代購入的。馬英九說謊不打草稿,是以為自欺就可以欺人。
國民黨和泛藍媒體每次提起陳水扁統治台灣的8年,總是說那段期間是「一事無成」、「百業蕭條」的黑暗時代。其實用最簡單的數據來看,李登輝交棒給陳水扁時,台灣的GDP14,519美元;陳水扁交棒給馬英九時,已經成長到17,579美元。在陳水扁執政時期,台灣經濟成長的幅度(8年成長3千美元)雖然沒有李登輝時期(12年成長8千美元)可觀,但還是比馬英九執政4年才成長1千美元(今年的GDP18,558美元),還是要好太多了。
若說李登輝帶給台灣的是民主,陳水扁帶給台灣的則是法治。在陳水扁時代,台灣的司法比起國民黨統治的任何時期都要獨立,大法官做出來的釋憲文也充滿捍衛人權的概念。儘管矯情,陳水扁親自去花蓮接受檢察官調查,對司法的尊重超過這個國家其他任何一屆的元首。如果說,台灣的司法曾經令人有所期待,那一定是陳水扁時代的事。當然,這些在馬英九執政後,一切都化為烏有。
陳水扁執政期間,反對他的紅衫軍可以長期盤據凱達格蘭大道;馬英九執政期間,人民連拿國旗示威都會被警察折斷手指。在陳水扁時代,天天詆毀他的TVBS在他的力保下可以安然無恙;在馬英九的統治下,質疑他的合法電台會收到NCC的公文,要求改善「公然侮辱國家元首」的行為。兩者的民主風度,真的有天壤之別。
這樣的李登輝、這樣的陳水扁,都不能登上用你我納稅錢出版的《百年風華》封面,可見這個政府的執政官員荒謬到什麼程度。除了讓他們失業,看能不能稍加自我檢討反省之外,我們也想不出什麼可行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