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統獨的五大迷思

07-10-2011王景弘

卜睿哲(翻攝自網路)
遠在1990年代初期,台灣開放與中國交流及協商,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便忠告,台灣要與中國打交道,必須先凝聚內部共識。二十年過去,馬英九持大中國意識向中國暴衝,引起台灣意識派強烈質疑,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還是一句老話:台灣要先尋求內部共識。
台灣在戰後混淆的政治環境,國共內戰的後遺症,國民黨在台灣的分化與中國意識教育,和中國以民族主義替共黨專制張目,不顧民主與現代國際法觀念的霸權思維,使台灣的國家認同糾纏不清,凝聚內部共識成為繁複不堪的工程。
台灣國家認同及因此而來的與中國關係之定位,基本上有兩派分歧的立場,即中國意識派與台灣意識派。在國共內戰失敗流亡的國民黨政府,及贏家的中共政權,為政治利益,蓄意把兩派稱為「統一」與「台獨」。
因為被誤導成習,台灣一提及與中國交流,便陷入情緒化「統」、「獨」的爭論,而非冷靜思考與中國並沒有政治關係的台灣,要與中國建立什麼「關係」,以致兩派立場深陷在五大迷思,難有共識。
迷思一︰「統一」與「獨立」的錯誤分類
第一個迷思:「統一」與「獨立」的錯誤分類。流亡來台的中國意識派過去以「反攻復國」做為少數統治多數,拒絕民主化的藉口,但在民主化後復辟的馬英九,卻以「統一」包裝其叛徒行為。錯誤表述「統一」的目標,就隱含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與中國要併吞台灣的策略接軌。
台灣意識派過去被國民黨貼上「台獨」標籤,受其教育與宣傳污衊。「台獨」運動有它的時代背景,但在台灣民主化之後,喊「台獨」反而墮入中國意識派的圈套,因為只有尚未獨立的地方和人民,才需要宣布從別人國家「獨立出來」;台灣既不屬於中國,並沒有從中國「獨立」的問題,也沒有與中國「統一」的問題。
迷思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第二個迷思:「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意識派不願正視事實與法律,死抱強暴台灣人民的「中華民國憲法」,硬拗主權包括台灣、外蒙及全中國大陸。部分台灣意識派雖無奈接受台灣現行國號為「中華民國」,但不能接受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在國際法上,台灣主權不屬於中國至為明確。「舊金山和約」特意規定,日本只放棄對台灣與澎湖的一切權利、主張與要求,而不提讓渡給任何國家;同一領土條款也規定日本放棄南沙與西沙群島的一切權利、主張與要求。現在西沙、南沙諸島主權仍有爭議,中國與菲律賓、越南爭執激烈。
但台灣並非無人居住島嶼,它從日本殖民地地位獨立出來,住民依民主與自決原則,有權選擇自己前途。中國「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不能改變台、澎在法律上並非中國所有的狀態,但除中國之外,沒有其他國家主張擁有台灣主權。台灣人民如不堅持擁有台灣主權,而接受中國的主張,那台灣主權歸中國便成定論。
迷思三:「一個中國」
第三個迷思:「一個中國」。台灣意識派並不挑戰「一個中國」的事實,但不能因為一個中國便把台灣納入中國一部分。因為「舊金山和約」規定日本只放棄對台、澎主權,中國在法律上與事實上均未擁有台、澎,才設下「一個中國」的圈套,主張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反對「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
如果真正如馬英九所言,雙方有「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那問題便迎刃而解:台灣意識派可以接受「中國只有一個,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但事實並非如此,馬英九對「一個中國」的陷阱與後果不帶戒心,選民對他已不信任。
迷思四︰「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
第四個迷思:「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用兩個「互不」完全是對內唬弄與欺騙的行為,對台灣是雙重賠本生意。中國的主權國家地位早經公認,並不需要馬英九去承認;台灣主權國家地位尚未獲國際社會確認,但馬英九不主張台灣是主權國家,在國際間自失立場;所謂「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全中國,國際社會認為荒謬,中國當然也不會承認。
中國並不否認國民黨政府或民進黨政府在台灣的「治權」,戰敗流亡者第二代的馬英九又憑什麼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治權?問題在中國把台灣的治權視為「地方當局」;胡錦濤未自稱「中華北京」,降格為馬政權的「地方當局」。
迷思五:「維持現狀」
第五個迷思:「維持現狀」。民調顯示,這個選項獲最高支持,但問題在現狀的定義。在1950年代,美國反對蔣介石「反攻大陸」,便有維持「台海現狀」之用語,當時「現狀」的定義即「兩國」或「兩個中國」現狀。現在美國對「現狀」避做定義,只強調「和平解決」,不能「片面改變現狀」。
小布希的回憶錄直截了當,談到台海政策只有兩句話:美國反對「片面改變現狀」,即反對中國對台灣使用武力,並反對台灣片面「宣布獨立」。
對台灣六十幾年的現狀,台灣意識派解釋為主權獨立國家,與中國並無隸屬關係,未來時機、條件成熟,要改變憲法、國號,那是台灣內政問題。但中國意識派名為維持現狀,實則接受中國對台灣的主張,使台灣陷入「一個中國」框架,改變台灣主權獨立現狀。
台灣要與中國打交道,就需要先釐清這五大迷思,優先保障主權獨立、與中國不相隸屬的現狀,跳出錯誤、情緒性、對台灣不利的「一個中國」與「統」、「獨」框架,思考與中國建立符合民主、事實與法理的關係。
2008年大選,許多人被馬英九維持現狀的主張所騙,但他上任後的作為卻是配合中國在改變現狀。就此而言,馬英九有立即改變台灣現狀的真正危險,只有台灣意識派才能維護不被併吞的現狀,從長尋求內部共識。


版主:
臺灣與中國互相不隸屬(1895-2011)已經116年。
台灣的歷史教科書,只提並非國際條約的「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宣言」,對台灣地位最重要的國際條約是「舊金山對日和約」(195198),國民黨幾乎閉口不談。
「舊金山對日和平會議」,計有51國派選代表參加。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因「身份不明」未獲邀請,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因世界各國尚未承認,也未受邀。國民黨政府是偽造歷史的專家,就像打敗日本的明明是美國的2顆原子彈,蔣介石卻自稱8年對日抗戰勝利。既非8年,也不曾勝利。可以舉一個打勝仗的戰役嗎?一個也沒有!
日本侵華戰爭是從1931918起,到1945815止,歷時14年。中日兩國真正宣戰是在1941129,到戰爭結束時,不到4國民黨教科書說的八年抗戰是從193777「蘆溝橋事變」起算。事實上,從這個時間點起,一直到「珍珠港事變」後中國政府跟著英美對日宣戰之前,蔣中正與日本仍眉來眼去,暗中謀和。
「自19409軍攻入波蘭而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重慶政權即積極地與日軍接觸。派遣『藍衣社』的曾廣,冒稱為『宋子良』展開對日和談的諜報活動,另外孔祥熙也由其部下蕭振瀛與日本特務土肥原賢二和知鷹二等接洽,氏駐香港聯絡人喬輔三則與日本駐香港總領事中村豐一聯繫。這些對日和談的情報不能讓中共等反對派知曉,但透露給美國反而可以藉此要挾美國支持。在蔣中正有屈服於日本『誘和』的敲詐(blackmail)之下,羅斯福為了報復珍珠港事變之仇,也不得不應諾的要求,於七月四日同意參加高峰會談。」(許介鱗,《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1996年,pp. 44-45
 「蘆溝橋事變」後,真正出去抗戰的大多是非嫡系部隊,都是去送死的。蔣中正武裝最精良的嫡系部隊,都窩在內陸省份防範共軍。這也是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上將等人之所以瞧不起蔣中正的緣由。
 所謂的八年抗戰,根本是騙小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