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哥哥提到他童年八七水災時,米是用配給的,那時候吃泰國米,排隊領米時,爸爸還為了別人插隊而抗議,我沒有經歷那個時代,哥哥述說時,才知道那時候的社會生活有多麼辛苦。
今天聞思時,讀到陳柔縉的一段話:「這些年,我一直很鼓吹閱讀庶民歷史。長期以來,我們的歷史視角被窄制了,國家、政治、大官員被捧為歷史主角,朝代興衰、帝王將相起落被奉為賣點,人民的感受、遭遇,相對被忽略壓縮了。我總想擺脫既有的史觀框架,我常告訴自己,歷史的重點,由我們自己決定,歷史的真義,也由我們自己推敲與判斷。我就認為,平民百姓才是歷史的主人….」
這一段話,讓我體會到「庶民口述歷史」的重要,十多年前,感恩因緣讓我得以為爸媽做口述歷史,讓我感受著到從日本嫁來台灣的媽媽的一些心路歷程,內心多了一份感恩、慚愧、讚嘆與體諒。當爸爸完成口述歷史後,他整個人亮了起來,驚訝他自己竟然如此有力氣做這麼多事情,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白手起家打拼的過程,讓他對過往走過的路有了自信與認養。
在他們的口述歷史裡,從庶民的世界進去,與那個時代的悲歡情愁共鳴,由此窺見時代的轉換與撥弄,對台灣歷史的脈絡多了一份感情,知道自己來自何方,心該安住在哪裡,這也是一段自我認同、主體性的追尋之旅。
記得看完《牽咱的手》紀錄片之後,和導演莊子的對談,他語重心長地提到:「我們五年級這一代的人最沒有用,受國民黨的教育洗腦最嚴重,對歷史是一片空白,對社會最沒有貢獻….」
此刻的我不禁思索著: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雙親或長輩做口述歷史,不但可以透過自己的生命史與整個大時代的歷史有連結,體會著「我就是歷史,歷史就是我」的意涵,讓一切已經發生的事情,來幫助我們心量打開、幫助我們智慧打開。在每個生命故事裡,幫助彼此走出生命旅途中,歷史所帶給我們的大大小小的框框,如此一來,不但有助於重整個人,學習做個真正的人,不讓歷史輪迴的陰霾所束縛,也是形塑更公平正義國家社會的必要條件。
從庶民歷史下手,讓我們一起來體會:真正的「愛」,就是一種真情流露,不只是要分享喜樂,還要分享生命的智慧、分享生命的酷(cool)。不管過去發生什麼事情,生命的痛苦就是在孕育新的生命。當我們很放鬆的相信身體、相信我們的心靈,我們會接納一切已經發生的事情,過去的歷史才能成為滋養生命的養分!
版主:〔廣告〕走失小洋犬一頭
毛色白,雜有黑色斑紋,尾巴被剪得極短。
上述犬隻行蹤不明,若有人得知其下落,請告知,當致厚謝。
上述犬隻行蹤不明,若有人得知其下落,請告知,當致厚謝。
「公素洋行」
保羅.修伯特
這樣的尋犬啟事,想必現在的你我都不陌生。或許你不久前曾在自家住處附近的海報牆或電線桿上看到類似的一則,或是才剛順手轉寄、轉貼了一封雷同的電子郵件。但是,由走失愛犬而心急如焚的保羅.修伯特先生所刊載的這則尋犬啟事,並非出現在21世紀的今天,而是登在1897年9月的《台灣新報》上;這份報紙乃是台灣在日治時代第一份現代化報紙,創刊於1896年6月。推算時間,這則出現在台灣報紙上的尋狗啟事,竟然距今已115年。
以上就是作家陳柔縉說的:你的阿公可能比你還時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