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我們心中有熱情有嚮往

 (09-17-2011一心)
下午出門前,去社區管委會影印空白的「新北市公民投票提案人名冊」,有三個提案主文:一、「你是否同意新北市台電公司核能一場繼續運轉?」,二、「你是否同意新北市台電公司核能二場繼續運轉?」,三、「你是否同意新北市台電公司核能四場進行裝填核燃料棒試運轉?」
各印了三十份,部份留在社區,部份帶出門,只要遇到戶籍在新北市的朋友,就可以與之討論,並請他們填寫。
昨天看到報導:
「繼原能會副主委謝得志、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林宗堯相繼請辭後,核安會副主席陳慧慈也在日前透露,自己已『江郎才盡』,打算辭去核安會副主席工作
核安委員相繼請辭的動作,連日來引發各界不少討論。率先請辭的謝得志身兼核安會主席,他曾在請辭前建議,若台電無法在各界對核四有諸多安全質疑的情況下,於年底前提出改善計畫,那麼就應該全面停工。至於跟進請辭的委員林宗堯,更在日前相繼發表「核四論」、「核四之計」等文章,除揭露核四各方面安全缺陷、批評台電無法讓核四安全運轉外,亦提出不少建議方案。這兩位請辭的委員,一位高居原能會副主委,一位則是台灣核工權威;他們陸續發表不利於核四試運轉的言論,又相繼請辭的動作,自然讓外界對於核四的安全問題,有了更多的關注。」(核安委員請辭潮 「江郎才盡」為哪樁?──整理 / 鐘聖雄、張岱屏、胡慕情
看了三段影像,是今年8/11日於原能會召開的核四安全監督會議中,委員的發言片段,全部擷取自公視〈我們的島〉節目中,尚未發表的拍攝內容(公視〈我們的島〉將於9/26播出核四專題http://pnn.pts.org.tw/main/?p=32372 )。
林宗堯說:「核四的問題是整個架構的問題,我們今天坐在這裡等待台電提出改善計畫,形同虛耗國家資源,核四真的打住了,因為政府不認為有問題,技術問題停在處長,而台電了解核四的問題則停在副總經理,副總經理知道處長和副處長知道整個架構的問題,但是總經理不知道,更不要說董事長了,台電董事長他不曉得核四真正的問題,所以,董事長到立法院去的時候呢,說:『沒問題啊,很好啊,我們絕對安全。』「安全」一定要很嚴謹、很繁複的細節,請大家正視。」
「我不是反核人士耶,我是核工界出身耶,我的目的不是要廢掉這個核四,我的目的是要核四蓋得非常好,給核工界一個驕傲,很有面子,所以我講的『核四論』都不是在爆料,行政院和經濟部可能認為我在爆料,我都已經講了三、四年了哪一樣是新東西?」
「我今天不是在指責台電,而是幫核四解套這不是他們的錯,這是歷史共業,他們很辛苦,把核四帶到這裡來,但是要完成試運管測試,不是台電力所能及啊。」
陳慧慈也表示,從過去一二三核電廠的經驗發現,這樣子獨立運作方式是不行的,應該要有民間的團體進來。他說:「今天,我們把所有問題扯出來,如果發現了二十個問題,即便有一個問題不能解決,而這是一個核安問題的話,我們要把事情如實呈報行政院,讓行政院來做決定,如果總統認為說『我還是要』,那是全國民眾的事情。今天我們把問題攤開來,就是要讓大家知道,的確,在這個時候,是有一些問題,我們必須站在一個更專業、更技術的立場,看看能不能解決,如果不行,就停工嘛。其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政府如果能給民眾非常清楚的資訊,最公平就是要讓民眾來做決定,這本來就是一個民主的國家。
看到,核四所揭露的,其實不只是「核安」本身的問題,更是長期以來資訊沒有透明公開、決定權被少數人掌控的問題。
晚上回到家,把提案名冊拿到鄰居家請他們簽名,也坐下來聊了一會。E的父親,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而一位父親生前的友人(部落格:http://pylin.kaishao.idv.tw/?p=3854 )想要進行他口述歷史的撰寫,聽說,父親把當時被判決的資料檔案都保存了下來,想要借去參考,母親卻覺得不妥。E的想法是:「還有人會想讀這段歷史嗎?還有人會關心嗎?有很多人認為,都已經過去了,有什麼好談?」
告訴她:「姑且不論這段歷史有沒有人關心,至少,這段歷史的講述,對妳的家族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唯有透過講述,過去才會真的過去,更何況,這不是過去的事情,因為,曾經把你父親判刑的那些人,都還存在台灣今日的軍警、檢調、特務系統中,這群人,不但沒有認錯,沒有道歉,沒有負責,更可能升官了,或繼續享有特殊待遇。」
白色恐怖,還沒有過去,這段歷史,需要透過很多人的講述,才能夠幫助台灣社會走出陰霾。否則,再多的科技發展、精緻藝文、觀光旅遊、工商業設計,都只能虛飾快樂富足的假象,而無助於台灣島上不同族群的彼此認識,更無法幫助台灣人享有真正的身心自由。唯有勇敢面對歷史的傷痛,台灣人才能活出有尊嚴、有深度的生命。且看看德國人如何面對納粹歷史:
1968年,是德國史觀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68的德國學運,年輕人上街頭訴求的目標之一,即是揭開德國社會在二戰後刻意迴避的納粹歷史,他們要求正視德國歷史的創傷、質疑自己的父母輩對納粹屠殺的噤聲與放縱;他們對幫助過納粹的德國企業施壓,要求這些在戰後繼續獲利的企業,公佈與納粹牽連的歷史。68 學運,正式開啓了德國人對這段歷史的正視與對全社會的反省;納粹德國所造成的歷史悲劇,不能再單一歸罪希特勒與他身邊的邪惡團體。」(面對不是要對立──08-30-2011一逸
E說:「可是,台灣社會越來越冷漠。」我:「台灣社會就是妳,就是我,如果我們心中有熱情、有嚮往,台灣社會就不可能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