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龍應台向失敗者致敬什麼 

 (05-23-2011一三) 
女士在歐洲書展會上演講感慨地表示,她童年時受的地理教育,都是在講長江、黃河、中國的大山大水『我們從小被教育這個小島代表整個中國。我們成長在一個矛盾的環境中,總是在學習我們不曾擁有的東西,卻假裝你周圍的東西並不存在』。她長大後才發現,這是殖民者的教育方式。

「『本省人』自幼受了國民黨教育長期徹底的洗腦灌輸,關於中國人的『傷』和『痛』,其腦袋裡已經塞得滿滿,快從耳朵裡溢出來,而且已經變成公式,聽了讀了也已麻木了。可是『外省人』對於『本省人』的『傷』和『痛』,願傾心一讀,傾心一聽者,有幾?」

彭明敏先生在評論龍應台女士《大江大海1949》著作中,談到了台灣在國民黨強行殖民教育下的錯亂,而這樣的教育似乎也奪走了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反攻大陸」的騙局中,在「大中國」思維的潛移默化下,我們除以過客、事不關己的心態忽略了台灣歷史,也對台灣這塊土地少了一份疼惜,更統治者的殖民心態少了一份批判最後,當「愛台灣」一詞變成「外省人」揶揄和譏笑的對象時,我們竟也見怪不怪、麻木了。

「這幾十年來,我一幕幕回想,真是作夢也沒想到,我們會落敗到這種程度!我們在(194811)徐蚌會戰(淮海戰役)以前一直都沒打敗仗的……他們的訓練不如我們,補給也不好。我輕視他們,我會以一個營打他們的一個兵團二萬多人……我們仗打得很好,為什麼會跑到香港來呢?我能說出的原因是,軍心變了。」

上面的話,是隸屬第七兵團司令黃百韜的廣東人少校營長陳寶善說的。對國共內戰形勢的消長,龍應台的引述,做少了史實勘誤的功課,只是記錄當事人的話,不去旁徵博引、細細參研史料,就會見樹不見林,不叫「口述歷史」。19488月,徐蚌會戰之前的遼西會戰(歷時52),國民黨軍已經大敗了,損兵折將大約47萬人,整個東北全境淪陷了。較早的交鋒是19467月起歷時50天的蘇中戰役(江蘇與安徽),七戰七敗北,開創了國民黨軍整旅整師被殲滅的先例。到了19475月,號稱「裝備最精銳」的國軍74(中將師長張靈甫)山東孟良崮戰役」中更是全軍覆沒,一萬餘人陣亡,一萬餘人被俘。

19458月對日抗戰結束時,原本掌握絕大多數軍資、稅收與土地等絕對優勢的國軍,在「蘇中戰役」後,敗象越來越凸顯。何以故?

女士以為國民黨的失敗在「軍心變了」,她似乎看不見「民心思變」才是主因。國民黨常把成敗歸因於「武力決定」或輸在「間諜滲透」,完全反省不出「民心」才是關鍵;以為政權所以失去,輸在間諜滲透,輸在「共產黨的間諜系統深深滲透國軍最高最機密的作戰決策」,就會加強防堵匪諜,鞏固情治系統;以為民心所以思變,罪在媒體沒有做好黨軍「傳聲筒」,還批評政府只會「安內」不會「攘外」,於是刻意培植「兼黨政要職的媒體人」,專為公權力塗脂抹粉與打擊異己

國民黨何以在中國一敗塗地?隨後在臺灣建立流亡政府,何以仍不能痛定思痛,不肯落實憲政民主而一再延續殖民統冶的「戒嚴體制」與白色恐怖?

不忠於史實,非因計因,就無從對症下藥。中國是全世界唯一公然恫嚇要用武力侵吞台灣的國家,面對這個獨裁政權,國民黨如果只會一味靠攏依附,而不相信「民主」的落實,才是激發每個人生命力、產業創新的關鍵,那前車之鑑不遠!「六十年前在戰爭史、軍事史上的那個失敗者」永遠也解不開心裡頭最深最深的那個創傷!那傷害只會繼續!

在歷史的滾滾長河裡,創傷已經造成,我們有責任去防止創傷的再發生龍應台也許只想表達對長輩的痛和歉疚,只想給他們「應得的尊敬和溫情」。但這樣子的論述只讀得到有戰爭就是悲劇,誰也別怪誰,卻讀不到有反省力、有創新力的核心價值!讀不到也看不見龍應台眼中真正值得追求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