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盧千惠《來自福爾摩沙的信》

(06-27-2012顏利真)

最近,在馬政府即將竄改教科書,將高中歷史拉回戒嚴時期的史觀時,前駐日代表許世楷夫人盧千惠女士,出版了一本名為《來自福爾摩沙的信》的新書。
這本書是盧女士從20104月到20124月,每月一次,連載於日本「產經快報」(Sankei Express)專欄的作品集結。原文為日文,今譯成漢文在台灣出版,筆者認為,此時此刻,更別具意義。
觀諸被馬政府奉為「指導綱領」的這份不知名的「民眾意見書」,我們可以發現,它其實就是馬政府「去台灣化」的「教育新三不」政策,而這份「意見書」只是託辭。其「新三不」為:一、不應稱「中國」,而應稱「中共」、「中國大陸」或「大陸」;二、不應用「台灣」來取代「中華民國」;三、不應提到「台灣地位未定 論」。此舉,乃嚴重昧於歷史事實,硬要將台灣學生拖(脫)離現實,讓這一代再度活在謊言之中。台灣,從二二八以後,就被獨裁者刻意灌輸的「中國化」教育給殖民,因此,台灣的民眾「忘了我是誰」長達一甲子;而今,雖經歷過政黨輪替,但兩蔣的幽靈尚未散去,在轉型正義尚未到來的此時,馬政府又強行將思想殖民的黑手,伸入教育界,此舉無疑是馬政權傾中、統一的前兆。
台灣,就是台灣,她不是「中華民國」借屍還魂的殼子、也不是外來政權任意耍弄的傀儡,她,就是她自己!所以,盧千惠女士以在十六世紀台灣初次被稱為「Ilha(島)Formosa(美麗的)」──「福爾摩沙」這個美好的名字為名,作為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的起點,其中,無不蘊含著讓全世界正視台灣存在的用心與苦心。
台灣史有其脈絡,台灣島也自有其獨立、豐富的面貌。在《來自福爾摩沙的信》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四大族群的文化、台灣的民主運動史、充滿希望與生命力的玉山、豐富的水果、包粽的文化、充滿活力的老人、「贏過三個天公祖」的台灣女性、在日本的311事件中展現高度關懷的台灣人……這,是真真實實的台灣!
相信讀者在捧讀它的同時,必能想起「我是誰?」,故而,它才是一本書寫台灣、話說歷史的最佳歷史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