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要做祖國台灣的孩子

(07-10-2011一心)

張鐵志與小書庫
一出門搭車,就碰到一位鄰居,在台灣住了二十年的美國人,問我臉書貼的是什麼,於是熱烈地討論起來,剛好,他昨天才剛教了學生一個單字~apolitical,在英文裡,a的字首,有「非」、「無」的意思,跟political組合起來,可以有兩種意思(根據Merriam-Webster線上字典):

1: having no interest or involvement in political affairs; also : having an aversion to politics or political affairs
對政治事務沒有興趣或沒有任何參與,或甚至是對政治或政治議題反感。
2: having no political significance
在政治上沒有任何重要性或意義。
如同張鐵志的文章所述,臺灣社會在解除戒嚴的20年後,「從中學到大學的校園中,除了傳授主流價值和專業的技術性知識,學校被構築成一個單純的雪白城堡,不准敏感議題進入,不讓學生討論那些攸關公共生活的議題。」
表面上是一種「守護」學生,事實上,卻是一種力量的禁錮與剝奪,遂產生了對政治或漠然、或反感、或無知,因而在政治上毫無立場也無重要性的apolitical一代。
「學校的封閉與保守性,加上臺灣由威權時代執政黨主導的政治轉型,使得年輕世代看似無所畏懼,但政治態度相當保守。最近一個學術研究就指出,臺灣年輕世代的民主價值是低於上一個世代(前者指的是1991年作調查時的大學生,後者是2001年)。」
學校裡面學習的知識,只用來應付考試,沒有跟生活連結,才會有類似近日的新聞:三名參加國防部暑期戰鬥營的學生,穿著納粹德國軍服報到,一名新聞士官不但幫他們拍照,更以「軍事迷 一償宿願」為標題,將圖片放在隸屬國防部軍聞社網站,致使以色列駐台代表柯璽夢發表聲明向我外交部抗議,表達其「震驚」與「難過」。
這是對歷史無知的悲哀。鄰居說,其實,美國大學生也常常說不出二次大戰的參與國家有哪幾個,然而,若不知道蘇聯是同盟國,以及蘇聯在二戰中死亡人數占了各國加總7000萬人中的2660萬人,美國的學生,不可能了解「冷戰」。雖然,自己不很懂這段歷史,但推測,應該就像是台灣的學生,若不知道二二八的規模、以及白色恐怖所跨越的時空背景,就不可能了解民主的價值,以及為什麼威權時代的幽靈尚未徹底離去吧。
寫道:「這是臺灣民主化的困境。因為民主不只是政治競爭和選舉,而是需要從生活中具體實踐。沒有更多社會領域的民主化,沒有多重公共領域(在學校、在公司、在社區等)的建立,政治領域的民主終將是虛弱的。」
跟鄰居分享,法饒益、梵行饒益、義饒益的三位一體,延伸且深化了「多重公共領域」的定義,將民主落實在個體面對自己,個體與個體之間,還有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各種互動中,體現「世間沒有別人」,這才是真正的宗教情懷。然而,台灣社會對佛法有嚴重的誤解,以為佛教團體代表了佛法,而有種偏狹的印象,更可惜的是,有些宗教團體表面上不探討政治,實際上,卻為政權服務。
鄰居說:「對呀,我每次坐捷運經過圓山站,看到一棟大樓外牆所寫的藏傳佛教不是佛教,喇嘛不是佛教僧人的標語,都會感覺很震驚。」我回:是啊,這種自大與跋扈,實在讓人不難想像,有一天,他們也會「教育」台灣人說:沒有台灣人這種東西!
然後,跟他討論到南方朔的「起訴李登輝,馬英九選情更不樂觀!」一文中所描述的,政府過份利用司法當做鬥爭工具的現象。他舉了以反共思想起家的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Joseph Raymond "Joe" McCarthy)為例,冷戰時期,麥卡錫以粗魯又毫無依據的煽動手段,來指控政治上敵手的人格或對國家的效忠度,因而衍伸了「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一詞,在今日台灣,國民黨以司法迫害手段起訴李登輝,馬英九對異己展開「政治追殺」,彷彿是麥卡錫主義的實踐
南方朔寫道:「任何人都知道在大選前搞這種司法鬥爭,很難不予人聯想。李登輝的政治立場許多人不同意,但李登輝的操守卻在台灣極獲肯定。像美國《華盛頓郵報》都認為起訴李登輝是在搞政治操作。」「更深入的來看,它等於已打開了政治司法清算的潘朵拉盒子,將來台灣的政治仇恨已被他們搞的愈結愈深了!」
我們在公車上的討論,引起了另一位鄰居的回應。她剛剛與丈夫從舊金山灣區搬回台灣,因為,九一一以後,申請永久居留權的門檻提高了,丈夫公司的營業所得只足以申請工作簽證,卻不足以申請永久居留。這樣子短期就必須重新申請簽證的狀態,使他們無法長期規畫,多年下來,感覺很疲累,加上父母仍在台灣,就決定搬回來了。
她也感覺,在台灣社會裡,缺乏關於公共事務以及政治議題的辯論,好像是因為害怕政治立場不同而傷感情,或造成對立,我們亟須學習誠實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面對不同的立場與意見時,能做到開放的聆聽,由衷的尊重。
我們深知,每個人的生活都與政治息息相關,也互相提醒,台灣這個小小的島上,有來自好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許有著跟我們不同的政治立場需要我們的理解與尊重,但是,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嚮往民主,自由。
感覺,此刻的台灣,正處在一個攸關存亡的關頭,政府加快與中國統一的腳步,迫使台灣人不能再浪費時間,必須盡快釐清對台灣未來的嚮往,而這個嚮往,必定與每個人內在的嚮往一致,所以,當務之急,是去幫助彼此發覺最嚮往的生命,找出最核心的價值!
晚上演出後,去跟來看演出的乾媽和乾媽的兩位朋友打招呼,他們的兒子此刻都在上海工作,抓住機會說,在中國工作要當成是出國鍛鍊,賺錢,但是,不要忘記台灣是我們的家,需要我們一起來守護喔!舉香港的例子,還有比比皆是的中國政府統治下生活品質的低落,言論自由的限制,甚至是基本人權的剝奪,我們真的要好好守護此刻所享有的,並盡力讓台灣成為一個更進步的國家,千萬不要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沒有料到,他們三位退休的中年人,都極為熱烈的響應,好像突然變成熱血青年。
想到當前中國最有社會意識的音樂人,盲眼詩人歌手周雲蓬的作品《中國孩子》,句句穿透肺腑:「不要做克拉瑪依的孩子,火燒痛皮膚讓 親娘心焦╱不要做沙蘭鎮的孩子,水底下漆黑他睡不著╱不要做成都人的孩子,吸毒的媽媽七天七夜不回家╱不要做河南人的孩子,愛滋病在血液裡哈哈地笑╱不要 做山西人的孩子,爸爸變成了一筐煤,你別再想見到他╱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餓極了他們會把你吃掉╱還不如曠野中的老山羊,為保護小羊而目露兇光……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爸爸媽媽都是些怯懦的人╱為證明他們的鐵石心腸,死到臨頭讓領導先走……」
要做寶島台灣的孩子,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盡力守護我們的土地與生存條件,給予我們最優質的環境,學法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直心行去,最自己的最真、最美與最好。


版主:
臺灣正開著民主社會的倒車,不斷拉近中臺兩國一黨專政的威權水平捷克詩人哈威爾當年就明明白白意識到,「人民因恐懼,與對政治的失望,轉向對物質生活的追逐迷執」,透過媒體操弄數據欺罔選民、編造歷史以合理化自己威權統治的正當性,把人們弱智成低等消費動物,正抽空了人們對轉型正義的思想維度。當今國民黨「聯共制臺」,像極了當年共產老大哥蘇聯為強力鎮壓「布拉格之春」,扶植胡薩克Gustav Husak)政權,以更威權的方式惡狠狠地統治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