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應朋友之邀到三芝一遊,走訪八連溪公園步道、李前總統老家、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和遊客中心名人館,看到一代名醫杜聰明、台灣首位國際作曲家江文也、和政治先鋒盧修一也是三芝人,內心非常感動,如果台灣每個鄉鎮都對自己的文史土地有深入詳實的介紹,相信對家鄉的愛一定會很深厚。
順便問同行的幾個人,對台灣的歷史熟嗎?他們都說讀書時背了一堆中國史地, 對自己成長的台灣所知卻非常有限,借機跟大家分享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故事,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最後介紹到邱和順和徐自強案,大家都說為什麼跟媒體報導的完全不同,就繼續說媒體傾中、傾國民黨的偏頗。
朋友說那怎麼辦,我說每個人都要關心公共議題,深入問題就知道如何捍衛民主人權,真的發揮公民社會人民的力量,朋友點點頭說:對啊!其實政治和公共議題很重要,跟我們的身家性命、生活福址都息息相關,真的不能再被政府洗腦,不能只關心吃喝玩樂,一定要發揮公民力量。
今天的對談完全出乎意外,沒想到這麼自然就把信息送出去,找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以後跟任何人交流,都先帶他去參觀台灣各個地方的文物館,就會自然談到核心問題,畢竟這是台灣的歷史,就發生在五六十年前而已,說台灣人的故事一定會感動人的,一領一從認識家鄉的人事物開始,這樣知性感性的旅遊很好。
今天最感動的是參觀「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記得當年挾帶揚名海外的榮譽,太師地位在國人心中看起來很高,其實對於傳承布袋戲的實質幫助卻稀稀微微,當年建館非常辛苦。
翻出當年的訪談言猶在耳,他說「布偶是有靈魂的,你看它看仔細,看五分鐘,他的性情就進去你腦中;是忠厚是奸巧,統統都知道。」,他要世人都這樣來了解布偶。
他說:「我做這布袋戲偶仔一輩子,所以我說它是我的恩人啊!」五代了,李家傳這衣缽,濃郁情懷不只根源家族歷史、鄉土情感,還緊繫台灣人最稀有的國族榮耀。
李天祿說:「不管外國人開多高價錢,家傳的戲偶絕對不賣!」他的心
情是,「總是要為兒孫留下來,再辛苦也要做」。(謝謝他的堅持,才有今天豐富的館藏)
情是,「總是要為兒孫留下來,再辛苦也要做」。(謝謝他的堅持,才有今天豐富的館藏)
他從1980年接受法國文化部之邀前往授課開始,李天祿「亦宛然」布袋戲就帶著「台灣」的名字在國際間響亮起來,走遍二十幾國,得過無數獎項。,許多外籍學生紛紛前來拜師學藝,回國後自組劇團,法國班任旅「小宛然」、日本村上良子「己宛然」、美國穆小珠「如宛然」等,都會在戲台外以中文說明師承「台灣亦宛然」,這是近世台灣人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罕有的表現。
然而反諷的是同一時期,台灣布袋戲與歌仔戲、皮影戲等其他本土戲劇,卻在時代變遷與政策有意漠視之下,急速沒落。失衡偏頗的文化政策令他生氣,他嘆息:「政府應該多補助本土戲劇,不應該只偏重平劇。」
他對本土戲曲淪喪、鄉土教育闕如、台語文化被打壓非常痛心,他說「台灣教育最差是在斷祖先話語!」、「現在的台灣人,都不會講祖先的話,地方戲曲讓人看不起!」、「祖傳的事不教,專教大陸,難道大家都要去大陸?」他說
「烏鴉有反哺之義,羔羊有跪乳之恩,飛禽走獸都知道要報答親恩,怎麼台灣人要把自己的話、祖傳的文化斷絕?」
他和兒子李傳燦二個人相繼貢獻布袋戲138年,在他們身上學到泱泱大度的無私精神,全力以赴的藝術文化傳承,內心最深的感觸是長期士大夫觀念,把大家鎖入一個死胡同,在狹隘的價值觀中,變成只有權力鬥爭。
希望華人世界能早日放下功利的士大夫觀念,尊重社會多元價值的發展,禮敬這些有才華又堅持不懈的藝術家,只有平等尊重、人人都有發揮的空間,國家才有蓬勃的生命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