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2011杜念中)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夫婦造訪緬甸,突破半個多世紀來陷於僵局的美緬關係。希拉蕊之行被解釋成測探新政府的改革誠意,以考量是否逐步解除經濟制裁。不過這種說法充其量只能算似是而非。與其說希拉蕊此行是測試緬甸政情水溫,不如說是對新政局的背書,而且拉著反對黨領袖翁山蘇姬一起背書。
緬甸不滿中國剝削
緬甸與美國的關係過去長期停滯,但3月新政府就職後幾乎是飛躍提升。對美緬關係發展最感不安的,自屬緬甸長期的軍事經濟靠山──中國。去年底緬甸大選後,中國內部已有觀察家警告大選可能帶來種種變化,但北京高層似乎對於在緬甸的地位過於自信,沒有任何因應變局的準備。如今中國在緬甸的各項投資、交通計劃和緊密的貿易關係,非但不足以牽制緬甸,反而成了抵押品。緬甸即使向西方靠攏,威脅了中國的利益,北京也無法輕易抽身。
緬甸軍政府對外關係表面是鐵板一塊,毫無彈性,但思變的暗潮其實洶湧澎湃。過去軍方一面倒的親中國,被中國視為當然。但少壯民族主義派逐漸興起,對全面依賴中國並不滿意,對中國剝削緬甸資源更不以為然。2004年,被當成改革派的總理欽紐遭罷黜後受到長期監禁,西方莫不視此為緬甸拒絕變革的徵兆。但最新資料顯示,欽紐是當時軍政府親中派的代表,他的下台是複雜的路線鬥爭所致,讓北京大感震驚。
同樣在2004年,緬甸國防學院出版了「緬甸-美國關係研究」報告,明確指出,為了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緬甸必須改善對美關係。這份報告在布希總統加強對緬制裁之際發表,因此嚴格限制流通,但軍政府高層間卻廣為傳閱。報告中列舉緬甸對美關係改善前必先實施的改革。吳登盛總統就任後施行的連串改革措施,在這份報告中幾乎都有跡可循。據說報告出自位少校之手,可見即使閉鎖如緬甸,依然不乏高瞻遠矚的戰略人才。
中緬邊境由於少數族裔和複雜的邊界經濟問題,經常引發兩國摩擦。2009年緬甸政府揮軍北上,與撣邦(Shan State)獨立軍激戰,造成大批難民湧入中國境內。中國派兵嚴守邊防,雙方關係緊張。當時緬軍指揮官對中國敵意很高,但事後頻獲拔擢,如今均位居要津。這對中國來說絕不是友善的象徵。
疏遠北京換取美支持
希拉蕊訪緬前,緬甸新任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蘭才訪問中國。過去緬甸新任總司令出訪,中國必為首選。但敏昂蘭就任後竟先訪問越南,且與美國的緬甸特使密契爾有過深談,回國會希拉蕊後,可能很快又會出訪美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罕見訪美,將讓中國再吃一記悶棍。
緬甸總統吳登盛的辦公室主任上月中在《華盛頓郵報》發表專文,呼籲美國支持吳登盛的改革,而且毫不掩飾的指出:「西方需要理解,在今天的地緣環境中,尤其因為中國的興起,西方需要緬甸。……而吳登盛總統取消了北京支持的密松水庫計劃,對世界說明了他的立場。」一位緬甸政府代表在美國大報上如此直接以反北京誘取西方的支持,北京看了做何感想?
緬甸新政府的連串改革看似是替西方的政策調整鋪路,地緣政治的考慮當然超過改革本身,而人權民主不離口的美國之所以急切擁抱緬甸,自然也是出於同樣原因。緬甸情勢複雜,改革有多少誠意?能走多遠?都難以逆料。不過改革哪怕只是皮相,對北京而言就已構成後院失火了。這場大火不但燒毀了中國在東南亞和印度洋的戰略地圖,還彰顯出落後的緬甸都能廣開言路,承認反對黨,反而以新興強權自詡的中國,卻連艾未未這樣一個藝術家都無法容忍。這麼膽怯、缺乏自信的霸權又有什麼資格談國際秩序的王道呢?
版主:
多年來緬甸因軍事獨裁,迫害人權,受到國際制裁,只好將自己鎖進「同質性」高的中國;緬甸在國際上越孤立,北京越成為軍政府的最大靠山。中國為了通過陸路橫穿印度洋,確保能源運輸安全,擺脫麻六甲海峽的戰略困境,不遺餘力地在緬甸興建港灣、公路、水壩、發電廠、石油、天然氣、木材和礦產。今年9月,緬甸突然決定停建由中國投資興建的密松水壩發電廠,讓中國公司損失慘重。做為中國「同質性」最高的盟友,緬甸一向是「東協十國」裡最封閉的,此次突然順應民意,向西方世界開放,對中國主導建立的「東協加三」架構,將是一大衝擊。對台灣而言,美國所主導的TPP(以美國、澳洲、日本、南韓、南美與東南亞諸國所建立起來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架構),不只可以抵消中國經濟的磁吸效應,更能分散經濟風險與開拓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