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一雙雙冷漠無感的眼眸

 (11-11-23韻雅)
…寫於校園演出後  
昨天下午在「正修科技大學」演出,藝術中心在彩排時告知將會是滿席1500位同學來觀賞,團員們都很驚喜。演出場地的空間格局很舒適,和觀眾距離很親近,很適合《聲動》音樂的互動情境,雖然學校預算有限,我們還是從台北請來燈光音響公司,希望呈現最好的品質。
演出順利進行,觀眾都回應掌聲,不過就1500名觀眾在Echo迴響極大的空間,這回應是弱了些。最後幾首歌曲,我請燈控幫我打開觀眾席燈,清清楚楚地看著滿滿的人潮,回應最熱情的是老師和外來的觀眾以及少數敢於展現自己的同學,我很驚訝的是望過去,有那一大片是冷漠無感的眼眸。
我的心情是複雜的,藝術中心組長和承辦人員都熱情接待,看到他們極用心地宣傳、帶來滿席的觀眾,演出後還是有不少學生留下來交流分享感動,我實在不忍挫折校方,何不演完了、離開了,就忘記這件事吧!只是,今天起床,那群孩子無感的眼眸又出現,我心想,如果可以激起那一點點漣漪,或許可以帶來一些新的能量。
我必須強調,這個觀察不是「正修大學」的單一現象,《聲動》在台灣很多大學演出都有類似的情況,只是藉這次經驗,我想提出以下觀點。
善巧的配套教學方案
很多大學在必修的人文和通識課程中安排藝術團隊的演出,原本的立意很好,讓學生接觸多元的表演藝術,可是變成了強迫學生一定要出席的情況,所以我們很常看到的景象是:演出一結束,同學大排長龍等著蓋出席章。看表演成了必修的學分?
我可以了解學校有教育部評鑑的壓力,但是學生出席的人數不完全等於成果,這也是目前台灣文創產業的一大迷思,老是在衝刺觀眾人數和票房,教育體系不應該承襲這樣的思維。其實學校邀請藝術團隊來演出,所花的經費不少,如何能更有效益,可以從善巧的配套教學方案著手,學校各班老師在演出前的課堂上,以影音介紹表演團隊和作品,或是邀請劇團導演先到學校演講或帶領工作坊,漸進式地帶動更廣的藝術賞析教育。
學生們的冷感症候群,藝術家可以做什麼?
學生們的冷感,反應了很多層面的問題,一個是這個教學方案的設計比較被動,另一方面是我們藝術家的責任,表示《聲動樂團》還不夠貼近年輕世代的語言與頻率,即便《聲動》這次選擇的曲目都是非常活潑、容易親近的。校方事前一再提醒我們多一些和學生的互動,我也總是一直在拿捏比重,盡可能提供觀者一種美感張力的體驗空間。可是要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和1500位學生有深度的交流,著實不容易。如何面對大眾觀眾,是台灣中小型劇團、樂團的挑戰,我們都很習慣在小眾之中流動情感。如果有機會,希望能與合適的學校進行一段期間的駐校計畫,幫助藝術家更了解現在大學生關心的事情,也讓學生們有機會貼近體會藝術家的創造力和生命態度,而不僅是隔著舞台的距離來認識那一個半小時的表演者。
回想著我大學時期,因為舞蹈家羅曼菲女士來學校演講,而打開了我欣賞表演藝術及實踐藝術創作的路。相對於現在學校有如此多的資源,學生反而少了主動的動力,我們似乎應該停下來思考,這個充滿媒體資訊的新世代,教育體系要如何幫助孩子從表相更聚焦?如何呼喚對生命熱情?激勵普世價值的核心?
如果有機會再回到校園演出,很想直接和學生們互動討論這些問題。相信再看一次學生們,一定看見那一雙雙冷漠的眼眸底下,是二十歲青春生命滿滿的好奇心、探索的渴望。


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