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中國觀光客 「入境入心?」

 (10-29-2011 洪聖斐編譯)

中國觀光客來臺人數增加,是馬英九引以為傲的政績。隨著雙方往來日益密切,中國意識是否隨之「入島、入戶、入心」?許多國際媒體觀察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包含最近路透社記者在高雄採訪的結果。
《路透社本週的報導劈頭引述一位蔡姓商人的說法:「我當然是純粹的臺灣人而不是中國人,我們不是中國的一省,臺灣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有民主,中國能給我們什麼?中國觀光客來這裡或許可以學點東西回去。」
臺灣在數十年的獨裁與高壓統治結束後日益民主化,不但讓臺灣人對於和平的民主轉型感到驕傲,與中國保持距離並自覺與中國不同的感覺也日益強烈。統治中國的共產黨政權面對政治自由化的呼聲不為所動,在許多臺灣人看來,就算不讓人害怕,也讓人緊張。
臺灣媒體對於政治大肆批評的程度對中國政府嚴加管控的媒體而言是不可思議的,臺灣媒體對於中國異議人士和各地動亂的報導,也不可能通得過北京當局那種審查把關。
這些公開的辯論強化臺灣人不想被中國吞掉的意願,公眾普遍認為臺灣與中國非常不同,並且值得珍惜與保護。
《路透社觀察到這種情緒在高雄特別明顯。這裡是臺灣認同的心臟地帶,在1979年曾經見證過攸關臺灣民主轉型的美麗島事件。儘管當前的民進黨不再採取陳水扁的策略,高雄的民進黨支持者依然認為民進黨可以帶給臺灣獨立,並且認為投票給民進黨是臺灣人的責任。
《路透社記者也觀察到許多臺灣人說要保持現狀而不要追求法理上的正式獨立,以避免中國發動攻擊的風險,卻對與對岸統一沒有熱情。即便是國民黨的支持者,也不太願意接受自己是中國人的說法。連曾經壓抑臺灣本土文化認同的國民黨,現在也試著要把自己包裝成臺灣人,好贏得選民的支持。馬英九也標榜自己是「新臺灣人」。
《路透社記者發現,馬英九在高雄的支持者大多保持低調。連1位製造國旗衫、手機來電鈴聲用蔣經國高喊「中華民國萬歲」錄音的楊姓店家都對繼續親中相當冷淡。她告訴《路透社記者,「保持現狀是最好的,我們不想和中國打戰,我是住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公民。我們可以說什麼、做什麼,不用害怕有人正在監視自己,這點很重要。」
中國期待藉著更密切的經濟聯繫,以及與馬政權所簽署的多項貿易協議,可以讓臺灣人開始對北京有更正面的看法。儘管臺灣的航空業、旅遊業和大廠商的確因此得利,許多平民百姓卻是無感。
一位在夜市擺攤的黃姓業者說,「我沒有看到他們帶來什麼好處。中國觀光客來了,只買水果和小飾品,卻不在這裡吃東西。我一點也不喜歡他們。」
高雄曾經是工業重鎮,現在大部分的公司和廠房遷到中國。1位許姓酒吧老闆抱怨說,高雄許多年來生意不好做,大家都跑去中國了。來到店裡的中國觀光客,只會問他們有沒有小姐。
《路透社記者發現,談到中國,許多臺灣人最在乎的事,其實是希望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未來。一位朱姓畫廊老闆在準備建國百年畫展時如是說:「親人固然是沒得選擇的,但你可以選擇要花多少時間跟他們相處。現在的中國就像是個讓人不想與她往來的壞姥姥。這可以改變。人們對中國多所抱怨,但臺灣人的記性不好。我們當年也曾經很像他們,但我們能改變。」
底下是《路透社》記者Ben Blanchard1025日的報導
Looming China fosters Taiwan identity in independence heart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