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公共化媒改的纏鬥

(04-11-2012胡元輝)

媒改是個大業。但我們總盼望能儘快看到海晏河清,總在想何時可以偃武修文。
   解嚴之前,大家拼了命要求媒體自由,許多人也以為只要政治民主了,媒體就可以回歸公器。未料爭到了解禁,卻陷入另種形式的牢籠。
解嚴之後,媒體固然甩脫了政治力在檯面上的束縛,卻換來政治力與經濟力在檯面下的合謀,不只市場邏輯馳騁媒體世界,政治力亦透過財團企業伸出那隻「看不見的手」。
   過於天真的媒改樂觀主義,其實是政治樂觀心態的孿生兄弟。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時,許多人也以為從此高枕無憂、天下太平,未料民主的形式有了,卻不保證民主品質隨之而來。政治力量的惡鬥,政治人物的墮落,不僅成為台灣政治發展的阻力,亦成為台灣媒體進步的一大障礙。

台灣政治民主化後,市場經濟中那隻「看不見的手」,本來也有機會發揮其正面的機能,無奈常年的政治控制讓好的商業主義難以出頭,「看不見的手」變成半殘的手。再加上政治場域應該收歛的黑手,亦摸黑進入市場攪和,使原已半殘的手更弔詭的淪為市場邏輯的殺手。假商業主義當道的結果,媒體世界亦因之亂象叢生。
 反觀追求媒改的力量,解嚴前後亦出現明顯變化。就某個意義而言,解嚴前尋求媒體解禁的媒改力量乃是廣大的「全民運動」,沛然莫之能禦,所以媒體的興辦全然解禁,媒體的內容幾近放任,媒體的所有權管制亦日趨放鬆。隨著台灣政治社會的演化,解嚴之後,公民團體日益蓬勃與分殊化,與政治運動拉開距離的媒改組織逐漸成為媒改舞台的主角,亦逐步與混沌的「全民運動」產生區隔。
 民主社會之中,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本屬自然,媒改主張的公約數有所變化亦不足為怪。回顧過去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媒改運動,我們看到此種變化的軌跡,亦看到此種軌跡中的昂揚與失落,具體顯示媒改運動其實已進入新的階段。這個階段雖不再有「全民」的虛幻集結,卻可以凝聚「公民」的行動力量;這個階段不只要面對政治力的權力邏輯,還要突破政治力與商業力合謀下的假商業邏輯。簡言之,只有當媒改運動成為紮紮實實的「公民運動」,媒改才有可能繼續向目標挺進。
 美國媒改運動大將麥克切斯尼(Robert W. McChesney)批判美國高度商業化的文化(hyper-commercialized culture),已發展出少數商人賺大錢,卻棄公共服務於不顧的媒體制度。媒改運動要成功,就必須爭取更多民眾的認同,使之成為一個寬廣的新草根運動。對此一階段的台灣媒改運動而言,又何嘗不然?!
 透過本年鑑作者群與研究者的考察,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十年來媒改運動的起伏,我們也很明確的發現繼自由化之後的公共化媒改目標,正遭逢不同力量的抵制與各種主張的拉扯。這場戰役顯然比之前的戰鬥更艱辛,亦更持久,而要打贏這場戰役,就必須廣拓媒改運動的支持基礎,進行公民媒改力量的深化與轉化。一方面讓草根的公民有機會互通聲氣,凝聚改革意志;另方面則進一步結合各類型公民運動與各領域公民團體,以壯大改革力量。
 陽光、空氣與水,乃人類維繫自然生命的必須品,作為人類相互溝通、相互理解所憑藉的媒體,同樣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維生機制。台灣的人民對媒體亂象雖存有高度不滿,卻未能採取實際行動來追求好的媒體生態,其原因固多,但無可諱言,對於好媒體的重要性與壞媒體的破壞力無足夠體認,亦為事實。問題是我們都懂得良好品質的生活不只需要陽光、空氣與水,還需要好的陽光、空氣與水,為何我們還能對惡質的媒體生態無動於衷
 對於積重難返的美國媒體現況,麥克切斯尼曾將媒改比喻為「把牙膏擠回牙膏管內」,相當困難。誠然,台灣的媒體生態亦深陷泥淖,欲改不易。但媒改既是大業,便沒有捷徑,便無法速成;既是大業,就必須纏鬥,就只有堅持。唯有讓媒改運動成為澎湃的草根公民運動,我們的媒改大業才有璀璨的明天。關心媒改的朋友們,共勉之。
 註:本文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出版之《媒體改革  漫漫長路紀錄與省思﹝1999-2009﹞》專書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