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主社會裡,「責任」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觀念,除此之外,還有伴隨而來的「選擇」、「價值」、「獎懲」與「利益」,要如何讓孩子對此觀念有清楚的認識,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案例一
上個星期阿關的 老師出了一項作業,這個星期五要交。阿關一直拖到星期四才決定當天放學後做這項功課。為了完成這項作業,他必須花大半個下午的時間到圖書館查資料,也就是他得到晚上才可能把功課做完。而星期四早上,足球隊的教練宣佈當天放學後球隊要留下來加強練習。阿關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因為他是足球隊的隊長,練習時全隊要靠他指揮調度。
案例二
媽媽允許小羅開她的車參加樂隊練習,但是不准用媽媽的車載朋友。星期五晚上,樂隊練習結束後,小羅最好的朋友錢包不見了,沒錢坐公車回家,而當時時間已經很晚,公車班次也很少。小羅打電話回家問媽媽可不可以破例一次,讓他開車載朋友回家,可是家裡沒有人接電話。
批判思考練習
1. 在上面的故事中,阿關和小羅各必須面對那些責任?
2. 故事中又各有那些不相容的責任?各有那些相衝突的價值和利益?
3. 你怎麼思考這兩種狀況?如果是你,你會決定怎麼做?為什麼?
課後練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快要結束時,美國的科學家們研發出原子彈。當時,身為美國三軍最高統帥的杜魯門總統,必須決定是否要用原子彈來迫使日本投降。
請同學完成一份報告,說明以上人物當時所面對的情況,以及有那些無法同時兼顧的各項責任、價值和利益。請說明他們最後的決定是什麼?你個人同不同意他們當時的決定?
以上單元,摘錄於《挑戰未來公民──權威、隱私、責任、正義》套書,「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出版。
過去的求學階段,學習「公民科」的經驗,不外乎記住該單元重點,然後做測驗題練習,多練習多背誦,老師覺得盡責,我也覺得學夠了,該單完的學習就算告一段落。
日後任職國中,看到課堂裡的教學與互動的模式,也是如出一轍,幽幽晃晃,二三十年的時間,教育界裡看不出歲月走過的痕跡,因為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仍是如此這般,不同的是,講台下的學生已經越來越按捺不住了。
更難過的是,傳統公民教材制式的內容與編撰方式,完全無助於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更不可能處理群體社會與個人主體性的牴觸扞格,造就的是一批批無感的順民,他們的思想一直停留在皇權的世紀。
現代公民教育,很重要;但是,台灣的公民教育與教材,無法讓學生進入現代公民社會,培養出現代公民常識,也是不爭的事實。
近日研讀到此一套書,眼前為之一亮,心中火熱,台灣綿密用功默默耕耘的有心人真多啊!